[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动能源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96943.3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0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赵念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汇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12/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区控制 物联网 区域控制中心 家庭物联网 处理平台 控制装置 电动能源 管理系统 控制中心 中心连接 供电设备 节能减排 智能调控 用电量 用水量 检修 监控 能源 维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动能源管理系统,包括物联网控制中心、区域控制中心、小区控制中心和家庭物联网云处理平台,其中,家庭物联网云处理平台为与家庭供电设备连接的控制装置,小区控制中心为与家庭物联网云处理平台连接的控制装置,所述区域控制中心为与所述小区控制中心连接的控制装置,所述物联网控制中心通过区域控制中心与所述小区控制中心连接;通过使用本发明可根据现场实际能源情况进行对各个相关进行智能调控,根据不同的环境,做出相应的设定,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此外,本发明还可对用电量和用水量进行监控,便于设备的维护和检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管理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动能源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物联网的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施乐公司的网络可乐贩售机。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等多个领域。
随着能源互联网的概念的提出到全球涌现各大能源企业,能源互联,离不开能源监控,能源管理,从而诞生了无数的能源管理系统。但是,在这些能源管理系统中,一部分仅是针对光伏电站的能源监控管理,一部分仅是在原智能家居的基础上冠以能源管理的名头,这些能源管理系统都是只针对某一产业或某一家庭的单一的能源管理,这种模式只能水平复制,垂直扩展能力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动能源管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动能源管理系统,包括物联网控制中心、区域控制中心、小区控制中心和家庭物联网云处理平台,其中,家庭物联网云处理平台为与家庭供电设备连接的控制装置,小区控制中心为与家庭物联网云处理平台连接的控制装置,所述区域控制中心为与所述小区控制中心连接的控制装置,所述物联网控制中心通过区域控制中心与所述小区控制中心连接,家庭物联网云处理平台设置在用户家庭中,小区控制中心设置在各个小区中,每个小区控制中心连接预定数量的家庭物联网云处理平台,物联网控制中心为一个。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家庭物联网云处理平台包括包括数据采集中心、家庭控制中心和家庭管理模块,所述家庭管理模块用于接收数据采集中心所采集的数据,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根据分析处理的结果控制系统发送调控信息,所述数据采集中心用于采集多个能源输出节点的能源输出数据,所述智能水表模块用于执行家庭管理模块所下达的指令,,家庭管理模块和数据采集中心之间通过网络通信,所述家庭管理模块和智能水表模块之间通过网络通信。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数据采集中心包括智能水表模块、智能电表模块、温度传感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智能水表模块、智能电表模块和温度传感模块均和数据处理模块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家庭控制中心包括分布式光伏发电模块、家用电器模块和水泵模块,所述分布式光伏发电模块、家用电器模块和水泵模块均和家庭控制中心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网络通信为无线局域网模块和/或因特网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汇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汇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69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