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自复位的装配式钢桥墩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96603.0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24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锋;骆杰鑫;霍静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2 | 分类号: | E01D19/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复位 装配式 桥墩 | ||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自复位的装配式钢桥墩,包括上部桥墩、基础和预应力筋。上部桥墩底部固接有钢顶板,钢顶板底面固设有上嵌合式接头,钢顶板底面还固设有钢耗能部件,钢耗能部件强度低于钢顶板强度。基础上固接有钢底板,钢底板顶面固设有下嵌合式接头,另配设地脚紧固件将钢底板和基础固定连接在一起;预应力筋预固定在钢底板且预应力筋上部穿过钢底板并伸出钢底板之上;上部桥墩的上嵌合式接头和基础的下嵌合式接头适配啮合,通过预应力筋将钢顶板和钢底板固定装接在一起。它具有如下优点:构造简单、加工制作简便、现场施工速度快、震后可自行复位并减小结构残余变形、抗震性能好、便于震后损伤检测,易于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中的钢桥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装配式钢桥墩。
背景技术
地震一直以来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我国处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是全球地震多发的地区之一,地震活动具有频度高、强度大且分布广等特点。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准确预测地震,而地震的发生往往是突发性的,以至于地震灾害发生后,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始料未及的巨大破坏。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桥梁建设的步伐在不断的加大,我国人口密度较大并且桥梁又作为抗震体系中的生命线工程,我国现阶段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抗震设计思想越来越不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虽然这种思想在桥梁工程中的发展较为成熟,但是没有充分考虑对震后结构性能的设计,在中震和大震下,结构会不可避免的产生较大的残余变形,对震后的抢救修复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近年来,出于对结构设计更加合理有效的考虑,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引起了国内外大量学者的研究和关注,该设计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对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桥墩作为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主要受力构件和支撑上部结构的关键构件,其抗震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桥梁的安全。我国现代桥梁结构建设的主要结构型式依然是钢筋混凝土桥梁,然而在地震过程中,钢筋混凝土桥墩自重大、延性差,容易发生脆性破坏,直接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具有自复位的装配式钢桥墩,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的钢桥墩所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具有自复位的装配式钢桥墩,包括:
上部桥墩(1),其底部固接有钢顶板(11),该钢顶板(11)底面固设有齿状的上嵌合式接头(12),该钢顶板(11)底面还固设有布置在上嵌合式接头(12)外的钢耗能部件(13),该钢耗能部件(13)强度低于钢顶板(11)强度;
基础(2),其上固接有钢底板(21),该钢底板(21)顶面固设有齿状的下嵌合式接头(22),另配设地脚紧固件(23)将钢底板(21)和基础(2)固定连接在一起;及
预应力筋(3),其预固定在钢底板(21)且预应力筋(3)上部穿过钢底板(21)并伸出钢底板(21)之上;
其中:该上部桥墩(1)的上嵌合式接头(12)和基础(2)的下嵌合式接头(22)适配啮合,且预应力筋(3)上部和钢顶板(11)固定装接在一起,通过预应力筋(3)将钢顶板(11)和钢底板(21)固定装接在一起。
一实施例之中:该预应力筋(3)下端通过锚固方式固定在钢底板(21)之下,该预应力筋(3)上端通过锚固方式固定在钢顶板(11)之上,通过预应力筋(3)的拉接将钢底板(21)和钢顶板(11)固定装接在一起。
一实施例之中:该钢顶板(11)开设有顶锚栓孔(111),该钢底板(21)开设有底锚栓孔(211),该顶锚栓孔(111)和底锚栓孔(211)对齐,该预应力筋(3)穿过顶锚栓孔(111)和底锚栓孔(2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66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