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吸收塔适用于富气的乙烷回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96552.1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13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蒋洪;张世坚;朱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J3/06 | 分类号: | F25J3/06;F25J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霍春月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塔 脱甲烷塔 冷箱 分离器 脱甲烷塔上部 冷却 低温分离器 乙烷回收 富气 凝液 乙烷 透平膨胀机 吸收塔塔顶 处理单元 换热升温 膨胀制冷 塔顶进料 脱乙烷塔 吸收制冷 直接接入 增压 分凝液 空冷器 膨胀端 塔顶气 预分离 原料气 甲烷 出料 分馏 复热 富集 节流 气化 深冷 回收率 | ||
1.一种带吸收塔适用于富气的乙烷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气乙烷回收方法包括原料气经过第一冷箱(E11)冷却后进入分离器(V11)进行预分离;分离器(V11)分离的气相进入第二冷箱(E12)中进一步冷却后进入低温分离器(V12);低温分离器(V12)分离的气相全部进入透平膨胀机(K11)的膨胀端进行膨胀制冷后进入脱甲烷塔(T11)中上部;分离器(V11)分离液相节流后进入脱甲烷塔(T11)下部;低温分离器(V12)分离液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与吸收塔气相出料相混合以提高流程的抗CO2冻堵能力,另一部分进入吸收塔(T12)顶部,吸收塔(T12)塔底部分凝液在第一冷箱(E11)中复热后大量气化,之后进入吸收塔(T12)底部,另一部分凝液直接接入脱甲烷塔(T11)中部;吸收塔(T12)塔顶气相出料在第三冷箱(E13)中深冷后再节流降温进入脱甲烷塔(T11)上部;脱甲烷塔(T11)塔顶气相依次经过第三冷箱(E13)、第二冷箱(E12)、第一冷箱(E11)换热升温后,再经过透平膨胀机增压端(K12)、外输压缩机(K13)中增压后,最后经空冷器(A11)冷却后外输;脱甲烷塔(T11)底的凝液产品进入后续的脱乙烷塔分馏处理单元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吸收塔适用于富气的乙烷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部分外输气再经第一冷箱(E11)、第二冷箱(E12)、第三冷箱(E13)冷却并节流后进入脱甲烷塔(T11)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吸收塔适用于富气的乙烷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箱(E11)、第二冷箱(E12)、第三冷箱(E13)均采用多股板翅式换热器,将两股热流与多股冷流、两股热流与两股冷流、两股热流与一股冷流分别集成于第一冷箱(E11)、第二冷箱(E12)、第三冷箱(E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吸收塔适用于富气的乙烷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箱(E11)的两股热流分别为原料气、部分外输气,多股冷流分别为经第三冷箱(E13)和第二冷箱(E12)换热后的脱甲烷塔(T11)顶部出来的气相、一股脱甲烷塔(T11)底侧线抽出的物流、吸收塔(T12)塔底的部分凝液。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吸收塔适用于富气的乙烷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箱(E12)的两股热流分别为经第一冷箱(E11)换热降温后的原料气、经第一冷箱(E11)换热降温后的部分外输气,两股冷流分别为经第三冷箱(E13)换热后的脱甲烷塔(T11)顶部出来的气相、一股为外部制冷剂提供的冷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吸收塔适用于富气的乙烷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箱(E12)的两股热流分别为经第一冷箱(E11)和第二冷箱(E13)换热降温后的部分外输气、吸收塔(T12)塔顶的气相,一股冷流为脱甲烷塔(T11)顶部出来的气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吸收塔适用于富气的乙烷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甲烷塔(T11)底侧设有换热器(E24),脱甲烷塔(T11)塔底物流在换热器(E24)中对压缩后的高温制冷剂进行降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655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