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立智能合约微服务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96428.5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93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胡凯;余维;罗戡;丁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G06Q40/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立 智能 合约 微服 方法 | ||
1.一种建立智能合约微服务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设计智能合约微服务的基础容器,包括:单一合约微服务的执行容器使用docker实现,隔离合约间的资源,使合约成为独立的模块,在上层使用kubernetes对合约进行整体管理,包括合约服务的注册,以及合约容器的管理;
步骤二,设计智能合约微服务间的通信方式,单一合约运行在相互独立的容器之中,合约之间可进行组合使用,完成更为复杂的合约逻辑,在各个合约容器之间建立通信,所述通信方式采用RESTFUL接口方法进行通信;
步骤三,设计整体智能合约微服务的运行方式,智能合约微服务的实现分为部署和运行,每个合约微服务均被部署在单个的基础容器之中,提供给每个合约模版独立的运行、开发、验证的环境,智能合约微服务的运行方式对应的工作流包括:
步骤31,用户的请求将被微服务的特定网关所获取,网关进行对应的解析处理;
步骤32,网关检查所请求的产生的单一合约的合法性以及组合合约的可组合性,在检查完成后将请求信息重新封装为特定的合约服务消息,设定服务访问序列;
步骤33,请求消息按照用户所需逻辑进入各个基础容器之中完成单一合约的业务逻辑,并对各个基础容器数据进行更新;
步骤34,最终处理结果被返回给网关,随后交付给用户;
步骤35,整个请求的处理流程通过区块链接口存入到区块链中;
所述智能合约微服务将应用程序构建为一系列松散耦合的服务,每个合约微服务均被部署在单个基础容器之中,提供给每个合约模版独立的运行、开发、验证的环境,单个合约的所述微服务在所述基础容器中执行,所述基础容器中的单个合约的所述微服务具有功能单一性,可组合性,高融入性,高可扩展性以及高可验证性,所述功能单一性即所述合约微服务所针对的业务是单一的;所述可组合性为将简单合约微服务能通过轻量级通信方式相互组合形成复杂合约,完成特定业务逻辑;所述高融入性即所述合约微服务可将服务暴露,通过轻量级通信服务访问,被封装成API从而被用户使用,并安插在自己的业务逻辑中;所述高可扩展性即所述合约微服务在开发完成后,只需将自身的服务暴露给其他微服务和用户便可被使用,且整体的服务集合通过增加新的微服务或是更新已有微服务来满足各类新的需求;所述高可验证性即单一智能合约微服务的状态机规模简化,形式化验证过程周期减少,验证的准确性提高,且组合合约满足组合验证的标准从而进行验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立智能合约微服务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RESTFUL接口规范包括HTTP协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642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