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延长发光塑料发光时间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95938.0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7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刘仕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椒祥瑞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K9/04 | 分类号: | C08K9/04;C08K3/22;C08L33/00;C09K1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宋宇晴 |
地址: | 239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发光塑料 发光 蓄能剂 发光塑料母粒 发光塑料制品 有机改性处理 金属氧化物 双螺杆挤塑 塑料 存储光能 发光性能 公共场合 化工材料 量子效应 模具生产 微观结构 现实意义 夜晚照明 细微化 存贮 光能 荧光 警示 可用 母粒 吸收 | ||
本发明涉及化工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延长发光塑料发光时间的方法,制备得到的蓄能剂将有机改性处理后的金属氧化物进一步进行颗粒尺寸的细微化,使得比表面积急剧增加,产生了本体材料不具有的量子效应,能够极大的存储光能,在发光塑料母粒制备中,添加制备得到的蓄能剂,经过双螺杆挤塑后得到母粒,通过模具生产得到所需的发光塑料制品,发光时间得到5‑10倍延长,本发明利用微观结构的改变来提高塑料的发光性能,显著提高了塑料对光能的吸收存贮率,大大延长了发光时间,可用于公共场合夜晚照明,警示荧光服的制备等场合,能够实现提高发光塑料产品的性能以及拓宽应用领域的现实意义,是一种极为值得推广使用的技术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延长发光塑料发光时间的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非常普遍,并且加工工艺也比较成熟。发光塑料为能产生显光效应的塑料,通常是将发光颜料掺入透明树脂如丙烯酸树脂,乙烯基树脂、达玛树脂、醇酸树脂、三聚氰胺改性的醇酸树脂中加工而成。将发光粉末和塑料结合制成的发光塑料被列为影响未来的十大发明之一。虽然相对而言,发光塑料的发光强度较小,然而发光是不需要提供电能和动能的,这将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新型塑料,在节能、美化生活,特殊应用场合的应用将是一个巨大突破。
然而当前发光塑料面临的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蓄能不足,光能衰减速度快,发光时间短,造成利用不方便。现有的塑料添加剂如增白剂具有很强的这光性,使得光线无法进入到塑料内部,荧光粉无法充分蓄能,会导致发光强度的急剧降低,将发光塑料的综合性能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延长发光塑料发光时间的方法,显著提高了塑料对光能的吸收存贮率,大大延长了发光时间。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延长发光塑料发光时间的方法,在发光塑料母粒制备中,添加制备得到的蓄能剂,蓄能剂添加量为塑料母粒质量分数的0.24-0.28%,所述蓄能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0.14-0.16摩尔六水合氯化钴,置于大烧杯中,加入15-18毫升四氢呋喃,冰水浴下搅拌20-30分钟,将1.5-2.0毫升三乙胺和5-6毫升蒸馏水置于小烧杯中搅拌混匀,然后加入到大烧杯中,升温至40-50℃,搅拌1-2小时后,使用封口膜封口,置于70-80℃烘箱中静置3-4小时;
(2)称取0.2-0.3摩尔碳酸钙,研磨成粉,与0.15-0.18摩尔氯化锌粉末混合,加入到四口烧瓶中,向烧瓶中加入70-80毫升乙醚,水浴加热至40-45℃,搅拌15-20分钟,将0.5-0.8克硬脂酸溶解在20-25毫升无水乙醇中,混合均匀后通过分液漏斗滴加到四口烧瓶中,升温至85-90℃,在搅拌下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60-80分钟;
(3)将步骤(1)静置物取出,将步骤(2)反应结束后的反应物倒入到静置物烧杯中,冰浴冷却至4-6℃,持续搅拌30-40分钟,搅拌速度为400-500转/分钟,然后静置3-4小时进行抽滤,得到滤饼置于烘箱中烘干,烘干后的粉末至于石英舟中,再放入管式炉中,通入混合气体,设置升温速度为3.0-3.5℃/分钟,升温至380-400℃,达到目标温度后停止升温保温2-3小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具有光泽的粉末。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1)所述四氢呋喃是在氮气氛围下常压蒸馏2-3小时得到的。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2)所述碳酸钙和氯化锌粉末粒径大小在100-120目之间。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3)所述烘干时间为5-6小时,烘干温度为100-110℃。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3)所述混合气体为氮气和二氧化碳按照体积比为5-6:1的比例混合,气体流量为2.0-2.5立方米/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椒祥瑞塑胶有限公司,未经全椒祥瑞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59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