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均质致密岩石损伤程度的非破坏性实验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95769.0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10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春;李枚;邓燕;刘彧轩;周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1N24/08;G01N29/07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均质 致密 岩石 损伤 程度 破坏性 实验 评价 方法 | ||
1.一种非均质致密岩石损伤程度的非破坏性实验评价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测试岩样的初始声波波速,将其转换成初始动态杨氏模量和初始动态泊松比;
(2)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试岩样的孔隙度、孔径分布和分层含水率;
(3)对岩样进行高温高压工作液损伤处理;
(4)测试损伤岩样的声波波速,将其转换为损伤岩样的动态杨氏模量和动态泊松比;
(5)测试损伤岩样的孔隙度、孔径分布和分层含水率,根据岩样在工作液处理前后的孔隙度测试结果对比分析岩样物性变化,根据孔径分布测试结果对比分析岩样的孔隙结构变化,根据分层含水率测试结果对比分析工作液侵入岩样的深度;
(6)根据下式计算岩样的损伤变量S:
式中Vp——损伤岩样的纵波波速,m/s;
Vs——损伤岩样的横波波速,m/s;
Vp0——岩样的初始纵波波速,m/s;
Vs0——岩样的初始横波波速,m/s;
(7)以步骤(6)得到的损伤变量为横坐标,根据步骤(1)和(4)得到的岩样初始动态杨氏模量Ed0、初始动态泊松比vd0和动态杨氏模量Ed、动态泊松比vd,分别以动态杨氏模量变化率、动态泊松比变化率为纵坐标,作损伤变量与动态杨氏模量变化率、动态泊松比变化率的散点图,拟合岩样的损伤变量与动态杨氏模量、动态泊松比的关系式,得到不同损伤变量下的岩石力学参数,从而对工作液的力学损伤作用进行定量评价和预测,该关系式如下:
(Ed-Ed0)/Ed0=-0.924S
(vd-vd0)/vd0=23.823S
式中(Ed-Ed0)/Ed0——动态杨氏模量变化率;
(vd-vd0)/vd0——动态泊松比变化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均质致密岩石损伤程度的非破坏性实验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测试岩样的初始声波波速,将其转换成初始动态杨氏模量和初始动态泊松比,过程如下:
A.制备圆柱形岩样,将岩样烘干;
B.测试在围压下岩样的初始纵波波速Vp0和初始横波波速Vs0,根据下式将其转换成初始动态杨氏模量Ed0和初始动态泊松比vd0:
式中ρ——岩石密度,g/cm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均质致密岩石损伤程度的非破坏性实验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试岩样的孔隙度、孔径分布和分层含水率,是指将岩样放入岩心饱和装置中,抽真空后充分饱和标准盐水,利用高温高压核磁共振设备,测定岩样的原始孔隙度、孔径分布和含水率分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均质致密岩石损伤程度的非破坏性实验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对岩样进行高温高压工作液损伤处理,是指将岩样烘干,放入装有足量工作液的高温高压动态反应釜中,向釜内通入氮气至设计压力,将釜体升温至设计温度,待岩样在釜内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至设计时间后,泄压,取出岩样,得到不同损伤程度的岩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均质致密岩石损伤程度的非破坏性实验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测试损伤岩样的声波波速,将其转换为损伤岩样的动态杨氏模量和动态泊松比,是指将损伤岩样烘干,测试岩样在围压下的纵波波速Vp和横波波速Vs,采用与步骤(1)相同的方法将其转换为动态杨氏模量Ed和动态泊松比v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576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壤环境生态修复监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最小缓冲层厚度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