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祸现场乘员安全检查与信息交互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95734.7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3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马芳武;王佳伟;刘川;王国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21/01 | 分类号: | B60R21/01;B60R21/02;A61B5/0205;A61B5/01;A61B6/00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 代理人: | 石岱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检查系统 信息交互系统 乘员安全 供电系统 信息交互装置 安全气囊 车载诊断 车祸 车辆位置信息 体温检测模块 心率检测模块 血压检测模块 生存率 车辆信息 触发信号 触发状态 缓冲模块 检测模块 实时采集 数据系统 双向相连 信息传输 检查 云端 骨折 供电 受伤 | ||
一种车祸现场乘员安全检查与信息交互装置,该装置包括:安全检查系统;信息交互系统;供电系统;所述安全检查系统与信息交互系统双向相连,安全检查系统将乘员安全信息传输给信息交互系统,信息交互系统中的车载诊断模块可将安全气囊信号发送给安全检查系统,作为其触发信号;所述供电系统分别与安全检查系统和信息交互系统单向相连、为两者供电;所述安全检查系统包括:骨折检测模块、体温检测模块、心率检测模块、血压检测模块、缓冲模块;所述信息交互系统包括:车载诊断模块OBD,所述对车辆信息的实时采集包括安全气囊触发状态、基于GPS的车辆位置信息。该装置利用车祸现场乘员安全检查与云端数据系统有效的提高了受伤乘员生存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祸现场乘员安全保障设备,具体涉及对乘员生命体征以及受伤情况进行全面检测的安全检查系统以及实时发送报警指令、乘员安全信息的信息交互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汽车在给人们带来便捷舒适的同时,也夺走了许多人的生命。通过分析,在众多遇难乘员中有较大比例是由于救助不及时、二次伤害导致死亡,这也给我们汽车设计者和医疗救护人员敲响了警钟。专利(201710264487.8)设计了一种车祸逃生系统,专利(201510076762.4)构想了一款车祸定位报警系统。上述系统尽管解决了很多实际的问题,但是仍缺少对乘员安全检查以及数据分享的功能,目前急需一种车祸现场乘员安全检查与信息交互装置,通过该装置提高急救及时性、针对性、有效性,增加受伤乘员存活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车祸现场乘员安全检查与信息交互装置,该装置依托可携带医疗检测设备的飞越以及车联网技术的普及、利用车祸现场乘员安全检查与云端数据系统有效的提高了受伤乘员生存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祸现场乘员安全检查与信息交互装置,该装置包括
对乘员生命体征以及受伤情况进行全面检测的安全检查系统;
实时发送报警指令、乘员安全信息的信息交互系统;
供电系统;
所述安全检查系统主要包括:可以对乘员全身进行扫描,得到骨骼扫描图的骨折检测模块;可以对乘员体温进行实时检查的体温检测模块;对乘员有无心跳以及心跳频率进行检查的心率检测模块;对乘员血压进行检查、用以判断是否有大规模出血的血压检测模块;可以避免车祸对测量仪器造成损伤、保证其能正常工作的缓冲模块;体温检测模块。
所述信息交互系统包括:可以实现对车辆信息的实时采集的车载诊断模块(OBD),所述对车辆信息的实时采集包括安全气囊触发状态、基于GPS的车辆位置信息;
可实现车辆内部系统与网络的连接、让车辆具有通信功能、实现车辆与云端的数据交互的车载信息通信模块(IOV);可以在乘员意识清醒状态下实现与医院人员的远程交互,在未得到专业救助前做好简单的自我急救工作的语音交互模块。
所述供电系统可以在车祸发生后持续给其余系统供电,应对由于冲击导致的车辆电源中断现象,保证该装置能可靠运行。
优选的,所述骨折检测模块包括八个X光扫描仪,其中四个用于检测乘员上半身、分别安装在前后挡风玻璃上方,另外四个用于检测乘员下半身、分别安装在前后排座椅处。
优选的,所述体温检测模块包括四个红外测温仪、分别安装在前后排座椅头枕处、对乘员颈部体温进行检测。
优选的,所述心率检测模块包括四个非接触式心率检测仪、分别安装在前后排座椅头枕处、可通过非接触的方式对乘员心率进行检测。
优选的,所述血压检测模块包括四个红外测温仪、分别安装在前后挡风玻璃上方、通过红外成像原理、根据不同区域的颜色变化、粗略检测到出乘员内脏是否有出血以及其血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57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充电辅助供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辆安全保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