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低碳铝镇静钢钢水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95416.0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09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启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68 | 分类号: | C21C7/068;C21C7/10;C21C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梁鑫 |
地址: | 617067 四川省攀枝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低碳铝 镇静钢 钢水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低碳铝镇静钢钢水处理方法,属于钢铁冶炼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处理超低碳铝镇静钢钢水,脱碳时易出现氧不足或高氧,钢水夹杂物难以控制,可浇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超低碳铝镇静钢钢水处理方法,其包括:A、钢水出钢过程加入石灰,出钢后加入调渣剂;B、钢水LF站加入高碱度精炼渣,将LF出站前氧活度控制在800ppm内;C、钢水RH站控制钢水氧活度500ppm~800ppm,RH出站加入调渣剂。本发明采用适当控制钢水氧活度、造渣工艺,解决了脱碳时氧不足和高氧问题,稳定控制钢水夹杂物状态,提高RH钢水精炼处理能力,改善钢水可浇性,保证连铸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低碳铝镇静钢钢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钢的板材领域中,冷轧类复杂变形件,如用于冰箱、电视、汽车面板等方面的零部件,这些部件要求减重轻量化,需要一定的强度而又变形复杂。为满足性能要求,该类钢种的普遍成分设计特点是超低碳、低硅、含锰的铝镇静钢,一般基础成分范围为[C]:0.0015%-0.0060%、[Si]:0.00%-0.15%、[Mn]0.10%-0.80%、[Als]0.015%-0.08%。
该类钢中高的Al含量、极低的C含量,造成钢水易二次氧化,钢水的可浇性差。为了达到该类钢C含量普遍在50ppm以下的要求,生产时转炉钢水出钢时不脱氧,在RH等真空装置处于真空状态下,利用钢水中的较高的氧含量自然脱C,这一方法是经济合理可行的,在生产上普遍采用。但是,来自转炉钢水条件的差异,主要是氧含量的差异,给钢水二次精炼带来难度,钢水精炼难以准确稳定控制,而连铸要求钢水精炼在既定时间内处理合格钢水则更加困难,如何在钢水精炼环节采取有效技术使过程稳定可控,提高该类钢种的纯净度,是钢铁冶金领域长期以来的重要课题。为满足最终用户的要求,不允许该类钢在连铸时有可浇性问题,钢种的特点,给精炼提出了严苛的纯净度要求。
由于RH脱碳依靠C-O反应来进行,因此要求转炉必须保证钢水中含有一定的氧含量,而氧含量高低对于钢水纯净度产生极大的影响。大量生产实践表明钢水氧含量过高一方面会增加钢渣的氧化性,一旦钢渣进入钢水罐内会极大污染钢水;另一方面RH脱碳后剩余的氧含量需要相应的铝进行脱氧去除,这就势必产生大量Al2O3夹杂物,如果上浮不充分,无疑会增加絮流风险,产生连铸可浇性问题;而钢水氧含量过低不利于钢水脱碳的需要,因此规定转炉出钢氧含量需要一个合理适中范围。
目前,解决这类钢的纯净度、可浇性、生产稳定性,基本上核心工作就是钢水中氧的控制;但从现已有技术看,能有效稳定控制板坯预脱氧真空钢钢水氧含量,与渣的过程控制相结合,从而达到稳定经济快速生产的方法尚未见报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处理超低碳铝镇静钢钢水时,脱碳时易出现氧不足或高氧的问题,钢水夹杂物难以控制,可浇性较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超低碳铝镇静钢钢水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钢水出钢及炉后氩站作业:钢水出钢过程加入石灰,出钢后加入调渣剂,吹氩;
B、钢水LF站作业:钢水进LF站吹氩,进站测量钢水温度和氧含量,加入高碱度精炼渣,出站测温定氧,将LF出站氧活度控制在800ppm内;
C、钢水RH站作业:钢水进RH站测温定氧,控制钢水氧活度500ppm~800ppm,VCD定氧,加入铝粒进行脱氧,进行合金增Mn后,出站测温,RH出站加入调渣剂,即得超低碳铝镇静钢钢水。
其中,上述所述的超低碳铝镇静钢钢水处理方法,步骤A中,所述石灰中CaO含量>90%。
其中,上述所述的超低碳铝镇静钢钢水处理方法,步骤A中,所述石灰的加入量为1.5~2.5Kg/t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54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