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荞麦的快繁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95363.2 | 申请日: | 2018-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9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 发明(设计)人: | 袁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靖开发区格力康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陈征 |
| 地址: | 6550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荞麦 生根培养 快繁 丛生芽诱导 丛生芽增殖 体系建立 增殖培养 组织培养 植株 规模化 生根苗 无菌 种苗 组培 改进 繁育 繁殖 种植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荞麦的快繁方法,其主要改进之处为,通过改进MS培养基的组成,提出一种适用于金荞麦的组织培养方法,其主要步骤包括丛生芽诱导、丛生芽增殖和生根培养。本发明的方法可快速地繁殖大量的金荞麦植株,按二十粒种子计算,经无菌繁育体系建立40天后,再每代25天的增殖培养6代,以及30天的生根培养,可获得约120万株组培生根苗,历时不到一年,可为规模化种植短期内提供大量种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荞麦的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组织培养来快速繁殖金荞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D.Don)Hara为蓼科荞麦属植物,以根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排脓祛瘀的功效,主要用于肺痈吐脓,肺热喘咳,乳蛾肿痛。金荞麦主要分布于西南、华南、华中、华东各省以及陕西,生于海拔250~3200米的山谷湿地、山坡灌丛中。目前以本植物作为药材的来源主要为野生资源,近年来随着土地过度开发以及各种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金荞麦野生资源已大量减少,濒临灭绝,1999年被列入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近年来各地纷纷开展金荞麦种植技术研究,其繁以种子繁殖为主,根茎切芽繁殖为辅。但种子存在发芽率低,发芽不齐等情况,而块茎切芽繁殖繁殖率极低,极大的限制了种植技术的突破及种植规模。
发明内容
针对现在技术在金荞麦繁殖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通过组织培养来快速繁殖金荞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表面消毒后的金荞麦种子接种于出芽培养基中,诱导出丛生芽,所述出芽培养基的配方为改良MS培养基+1.0~4.0mg/L赤霉素;
2)将所述丛生芽切成单芽,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得金荞麦幼苗,所述生根培养基的配方为改良MS+0.5~1.0mg/L萘乙酸+0.5~2.0mg/L吲哚乙酸+0.5~1.0g/L活性炭。
所述改良MS培养基的配方为:硝酸铵2.15g/L,磷酸二氢钾0.17g/L,硫酸镁0.37g/L,硝酸钾2.30g/L,氯化钙0.44g/L,EDTA-Na237.3mg/L,亚硫酸铁27.8mg/L,肌醇100.0mg/L,烟酸0.5mg/L,甘氨酸2.0mg/L,盐酸吡哆醇0.5mg/L,盐酸硫胺素0.1mg/L,碘化钾0.83mg/L,硼酸6.20mg/L,硫酸镁16.90mg/L,氯化钴0.025mg/L,硫酸锌8.6mg/L,钼酸钠0.25mg/L和硫酸铜0.025mg/L。
本发明针对金荞麦的组织培养,对MS培养基的配方进行了优化,并提出了适宜的组织培养的操作步骤,针对每一个操作步骤,给出了适宜的培养基,可快速大量地繁殖金荞麦。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诱导得到丛生芽后,将所述丛生芽切成约1~2cm的带芽茎段,接种于改良MS+0.05~0.20mg/L吲哚乙酸+0.5~2.0mg/L 6-苄基氨基嘌呤+0.5~2.0mg/L激动素的增殖培养基中进行从生芽增殖培养。本发明所述的金荞麦种子取自于野外,因此外植体携带的杂菌较多,在出芽阶段容易出现污染,若直接以出芽后的材料诱导生根,最终所得的植株也易出现污染。通过对发芽阶段未污染的芽进行增殖培养,可有效地控制污染,有利于后续大量的生根。而且,在丛生芽诱导阶段,丛生芽的诱导发生率约为50%,通过在上述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增殖系数为4~5,可大大地增加丛生芽的数量,而且针对于同一批丛生芽,可增殖培养多次,有利于芽的快速大量繁殖。
优选的,所述出芽培养基的配方为改良MS培养基+2.8~3.2mg/L赤霉素;
和/或,所述增殖培养基的配方为MS+0.09~0.11mg/L吲哚乙酸+1.4~1.6mg/L 6-苄基氨基嘌呤+1.4~1.6mg/L激动素;
和/或,所述生根培养基的配方为改良MS+0.9~1.0mg/L萘乙酸+1.4~1.6mg/L吲哚乙酸+0.9~1.0g/L活性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靖开发区格力康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曲靖开发区格力康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53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