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组网结构及组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95163.7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17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朱家胡;廖楚林;潘广津;杨彬;詹鹏飞;赵小军;黄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J14/02 | 分类号: | H04J1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地址: | 510623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远波分 接入 单元 组网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组网结构及组网方法。所述拉远波分接入单元包括:支路板和多个线路板;所述支路板,用于与客户设备连接,接入所述客户设备的客户业务信息,并通过所述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背板电交叉,将所接入的客户业务信息传送至单个线路板或同时传送至多个线路板;所述线路板,用于与目标波分设备的合分波板连接,将所述客户业务信息通过所述合分波板接入到所述目标波分设备,以实现对客户业务的接入,以及单设备或跨设备的业务承载。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支路板和多个线路板,在不影响原波分系统的前提下,进行单挂或多跨原波分设备的组网方式,提高了客户设备与波分设备之间链路承载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组网结构及组网方法。
背景技术
波分复用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将两种或多种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携带各种信息)在发送端经复用器(亦称合波器,Multiplexer)汇合在一起,并耦合到光线路的同一根光纤中进行传输的技术;在接收端,经解复用器(亦称分波器或称去复用器,Demultiplexer)将各种波长的光载波分离,然后由光接收机作进一步处理以恢复原信号。这种在同一根光纤中同时传输两个或众多不同波长光信号的技术,称为波分复用。
OTN是以波分复用技术为基础、在光层组织网络的传送网,跨越了传统的电域(数字传送)和光域(模拟传送),解决传统WDM网络无波长/子波长业务调度能力差、组网能力弱、保护能力弱等问题。
OTN处理的基本对象是波长级业务,它将传送网推进到真正的多波长光网络阶段。由于结合了光域和电域处理的优势,OTN可以提供巨大的传送容量、完全透明的端到端波长/子波长连接以及电信级的保护,是传送宽带大颗粒业务的最优技术。目前常见的OTN组网方式有点对点、链形、环形网等多种。现有技术中有众多的OTN组网方式,然而在波分设备与客户设备之间的业务承载组网方式却缺少。
以波分组环网为例,传统的波分系统与客户设备承载的方式主要表现为图1的组网结构,通过波分设备的支路板接入客户设备。为了考虑客户设备与波分支路板之间的光路保护问题,常见的解决办法是在客户端设备和波分设备所在位置各引入第三方的OLP保护设备,如图2组网结构。
现有的波分设备及其环形组网的方法(配SNCP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对客户的业务进行了保护,降低了客户因为波分设备单边光缆中断而出现业务中断性的影响。而在客户端设备和波分设备之间加装第三方的OLP保护设备,也提高了客户设备和波分设备之间裸纤承载的业务风险,为与波分设备端点距离远的客户带来了此段光路上线路的保护。但现有波分设备系统及其业务承载组网上还存在如下的不足之处:
1、上述提到的波分设备及其他组网的方案,在波分设备站点异常,例如站点停电(市电和蓄电池均停)或者是自然灾害、人为逼迁破环等导致波分设备的整台设备失效影响整个站点业务的中断。
2、上述提到的加装OLP方案影响波分系统承载业务的灵活性,且需要额外为OLP设备加装网管监控,导致成本增加的基础上还引入了OLP设备本身故障的隐患点,增加维护难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组网结构及组网方法,可以提供业务的灵活接入,提高了传输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拉远波分接入单元,包括:
支路板和多个线路板;
所述支路板,用于与客户设备连接,接入所述客户设备的客户业务信息,并通过所述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的背板电交叉,将所接入的客户业务信息传送至单个线路板或同时传送至多个线路板;
所述线路板,用于与目标波分设备的合分波板连接,将所述客户业务信息通过所述合分波板接入到所述目标波分设备,以实现对客户业务的接入,以及单设备或跨设备的业务承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51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