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芪高产量的种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95132.1 | 申请日: | 2018-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9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 发明(设计)人: | 韩万里;虎德钰;戴丽君;杨龙;张海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阳县壹珍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G13/02;A01C1/00;A01C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立成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0 | 代理人: | 吕秀丽 |
| 地址: | 756599 宁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黄芪 田地 黄芪苗 覆盖地膜 黄芪种植 药用需求 种子培养 除草 出苗 成苗 移栽 种植 施肥 土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芪高产量的种植方法,具体包括如下过程:步骤1,整理田地;步骤2,对黄芪种子进行处理;步骤3,将经步骤2处理的后的种子培养成苗后移栽在田地里;步骤4,在黄芪苗上覆盖地膜,待黄芪苗从土壤里出苗后的一段时间内,对田地进行施肥,并同时进行除草。本发明提供的黄芪种植方法能够提高黄芪产量,满足药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黄芪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芪高产量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黄芪,又名棉芪,是多年生草本,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由于长期的大量挖掘,近几年野生的黄芪数量越来越少,因此,人们开始大规模种植黄芪,然而现有的黄芪种植方法,所得黄芪产量较少,仍然不能满足药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黄芪高产量的种植方法,该方法能够提高黄芪产量,满足药用需求。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黄芪高产量的种植方法,具体包括如下过程:
步骤1,整理田地;
步骤2,对黄芪种子进行处理;
步骤3,将经步骤2处理的后的种子培养成苗后移栽在田地里;
步骤4,在黄芪苗上覆盖地膜,待黄芪苗从土壤里出苗后的一段时间内,对田地进行施肥,并同时进行除草。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1中的具体过程为:
选择土质疏松的沙质土壤进行种植,做畦。
步骤2的具体过程如下:
对黄芪种子进行刨皮处理,用风机去除种子中掺杂的杂质,将种子在阳光下晒12~18个小时后,用高锰酸钾溶液对种子进行清洗后再晾晒8~10个小时。
步骤3的具体过程为,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黄芪种子种植到恒温27~35℃的育苗阳光大鹏中,播种后覆盖厚度为3~5cm的土,每隔4~5天浇一次水,等到黄芪种子出芽并且黄芪苗长到5~6cm后,将黄芪苗移栽到经步骤1整理的田地里。
步骤3中将黄芪苗移栽到田地里时,先统一将黄芪苗截成5cm的苗准,再将黄芪苗用手平放入土中,然后在黄芪苗上覆盖厚度为3~4.5cm的土。
步骤4中覆盖的地膜为黑膜。
步骤4中分别在黄芪苗从土壤里出苗后的3个月、7个月及13个月对田地施有机肥,每亩50~80kg散撒。
有机肥为鸡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高产量黄芪种植方法,播种前对黄芪种子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种子放入恒温大鹏中育苗,再将培育的黄芪苗种植在田地里,并在黄芪苗上覆盖黑色地膜,黑色地膜温度高,保墒强度高,将黄芪苗移栽到田地里时,将黄芪苗统一截成5cm的苗准,再把黄芪用手平放(横放)入土中栽种后覆盖土3-4.5cm,10天左右出苗,出苗率高至80%-90%(传统种植方法的出苗率62%-65%),从而提高了黄芪的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种黄芪高产量的种植方法,具体包括如下过程:
步骤1,整理田地;
步骤1中的具体过程为:
选择土质疏松的沙质土壤进行种植,做畦。
步骤2,对黄芪种子进行处理;
步骤2的具体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阳县壹珍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彭阳县壹珍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51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白及与蓝莓间作的规范化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马鞍型白芨组培种茎驯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