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用电缆铺设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95072.3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9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谢春虎;张西洋;储伟建;王磊;崔骄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G1/06 | 分类号: | H02G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皮带 气动马达 矿用电缆 铺设装置 带轮 托辊 电缆 安全系数 施工工期 固定座 支撑座 挂耳 通孔 托架 铺设 | ||
本发明为一种矿用电缆铺设装置,包括壳体、托辊Ⅰ、托辊Ⅱ、气动马达、带轮、支撑座、皮带,所述壳体的上侧和下侧均设有一个挂耳和一个通孔,壳体的前侧设有一个固定座和一个U型槽,壳体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两个托架,气动马达前侧设有有带轮,皮带上设有凹槽;本发明采用了气动马达结构,铺设电缆时不仅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缩短了施工工期,而且皮带上设有的凹槽增加了皮带与电缆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安全系数,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电缆铺设工具领域,具体是一种矿用电缆铺设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综采工作面设备驱动都离不开供电,而供电系统中电缆的铺设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采用传统人工铺设电缆时,不仅需花费大量人工,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而且还不利于快速安装需求,安全系数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矿用电缆铺设装置,该装置采用了气动马达结构,铺设电缆时不仅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缩短了施工工期,而且皮带上设有的凹槽增加了皮带与电缆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安全系数,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优点。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矿用电缆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托辊Ⅰ2、托辊Ⅱ3、气动马达4、带轮5、支撑座6、皮带7,所述壳体1的上侧和下侧均设有一个挂耳101和一个通孔102,壳体1的前侧设有一个固定座103和一个U型槽105,壳体1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两个托架104,所述气动马达4前侧设有有带轮5,所述皮带7上设有凹槽701。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左右两侧的托架104上设有托辊Ⅰ2。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前侧的固定座103上设有托辊Ⅱ3。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体现在:铺设电缆时,不仅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缩短了施工工期,而且皮带上设有的凹槽增加了皮带与电缆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安全系数,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01、挂耳;102、通孔;103、固定座;104、托架;105、U型槽;2、托辊Ⅰ;3、托辊Ⅱ;4、气动马达;5、带轮;6、支撑座;7、皮带;701、凹槽;8、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功能特点更加通俗易懂,以下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矿用电缆铺设装置,包括壳体1、托辊Ⅰ2、托辊Ⅱ3、气动马达4、带轮5、支撑座6、皮带7,所述壳体1的上侧和下侧均设有一个挂耳101和一个通孔102,壳体1的前侧设有一个固定座103和一个U型槽105,壳体1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两个托架104,所述气动马达4前侧设有有带轮5,所述皮带7上设有凹槽701。
优选的,所述壳体1左右两侧的托架104上设有托辊Ⅰ2。
优选的,所述壳体1前侧的固定座103上设有托辊Ⅱ3。
具体使用时,将本发明的挂耳101固定在待铺设电缆8侧的煤帮锚杆或锚索上,连接好气动马达4的压风管路,打开截止阀驱动气动马达4,将电缆从本装置的左侧穿入完成自动铺设电缆8,待电缆8铺设完成后,关闭截止阀,即完成一次电缆8的铺设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50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电缆井放线电力施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穿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