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真空感应炉熔炼夹杂物及夹渣的装置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94620.0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8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沈海军;张丕军;王建伟;程兴德;王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集萃先进金属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1 | 分类号: | B22D41/01;B22D41/18;B22D43/00;C22B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浇铸室 熔炼室 粘渣 真空感应炉熔炼 塞棒装置 熔炼 夹杂物 中间包 夹渣 熔池 纯净度 合金基体材料 真空感应熔炼 真空隔离阀 隔离套筒 可伸缩的 真空隔离 驻留 棒材料 感应炉 过热度 可加热 上端 测温 浮渣 取样 塞棒 套筒 下端 粘附 铸锭 坩埚 浇铸 室内 | ||
1.一种控制真空感应炉熔炼夹杂物及夹渣的装置,所述感应炉包括熔炼室和浇铸室,所述熔炼室与浇铸室之间设置有真空隔离阀(7),所述熔炼室内设置有坩埚(1),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炼室顶部还设置有真空隔离套筒(6),所述隔离套筒(6)中设置有粘渣棒(2),所述粘渣棒(2)材料与所熔炼的合金基体材料相同,所述粘渣棒(2)用于粘附熔池的浮渣和测温取样;所述浇铸室中设置有可加热的L型中间包(3),用于降低浇铸过热度和延长熔池的驻留时间;所述L型中间包(3)上部设置有塞棒装置(5),所述塞棒装置(5)上端与浇铸室顶部连接,下端为可伸缩的塞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真空感应炉熔炼夹杂物及夹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加热的L型中间包(3)耐材内部嵌入了电加热装置(4),所述电加热装置(4)为可电加热的电阻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控制真空感应炉熔炼夹杂物及夹渣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配碳脱氧,根据主体原料的氧含量,配入相应的碳粉并置于熔炼室坩埚(1)底部;
步骤二:关闭熔炼室炉盖,开始抽真空直至绝对真空度达到设定值,并开始检查静态漏气率,保证熔炼室的密封性;
步骤三:通电熔化,采用最大功率促进碳氧反应去除原料中的氧,并通过真空去除形成的CO气体;
步骤四:判断精炼器是否结束,此阶段每5min观察一次动态漏气率,如果相邻两次动态漏气率不超过5%,则表示精炼期结束,即利用碳氧反应的阶段结束,继续加入主体原料,并测温取样;
步骤五:坩埚熔炼结束前10min,下降粘渣棒(2),并在熔池表面进行粘渣操作,粘除表面浮渣后提升,并关闭真空隔离阀(7);
步骤六:坩埚熔炼结束前45min,采用煤气或天然气烘烤L型中间包(3),并在熔炼结束前15min将L型中间包(3)吊入浇铸室,开启电加热装置(4),关闭浇铸室炉门抽真空,待浇铸室真空度与熔炼室相同后,打开真空隔离阀,移动中间包轨道至浇注工位,下降塞棒装置(5)至浇口处;
步骤七:倾动坩埚(1)开始浇注,待L型中间包(3)内熔液至高度三分之二时,提升塞棒装置(5),开始正式浇铸,最后一支铸锭浇铸接近完成时,下降塞棒装置(5)进行控流,并在中间包(3)内液位低于三分之一时,将塞棒装置(5)封堵到位,防止尾钢进入钢锭模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集萃先进金属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集萃先进金属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462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铸件除砂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精确对准塞棒装置及中间包塞棒对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