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碱化预防污染的香菇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93867.0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8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维瑞;刘盛荣;周修赵;苏贵平;陈爱靖;阮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林文弘 |
地址: | 352100 福建省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栽培料 香菇栽培料 酸碱度 天然植物碱 碱化 制备 香菇 产生不利影响 杀菌作用 香菇菌丝 香菇栽培 有效抑制 杂菌污染 出菇率 食用碱 污染率 生长 灭菌 菌包 杂菌 预防 接种 美观 污染 应用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微碱化预防杂菌污染的香菇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栽培料在传统香菇栽培料的基础上额外添加1‑2%的壳灰、天然植物碱0.1‑0.2%、食用碱(Na2CO3)0.2%、栽培料灭菌后酸碱度相对较高,约为5.3‑5.6,其中的壳灰和天然植物碱具有调节酸碱度的作用,还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使用本发明的栽培料,香菇接种后由于pH较传统栽培料高,可有效抑制杂菌在栽培料的定殖与生长,但不会对香菇菌丝生长产生不利影响。使用本发明的栽培料,菌包污染率显著下降约4%以上,香菇出菇率高,朵大,外形美观,产量提高,质量好,提高经济效益,适合应用于香菇栽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菌类栽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微碱化预防污染的香菇栽培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香菇(
香菇栽培最早源于我国,已有8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香菇栽培主要有代料栽培及椴木栽培两种方法。椴木栽培生产的香菇质量好,但要消耗大量森林,难以为继,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另一方面随人口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香菇的需求不断增多,因此,香菇代料栽培成为主要栽培方式,具规模不断扩大。然而我国袋栽香菇经过三十多年发展,产区杂菌越来越多,香菇杂菌污染现象越来越突出,降低了产量,危害极大,成为香菇生产面临的最大难题。
传统污染预防措施主要有:洁净环境,减少病菌数量;使用优质原辅材料;加强培养管理;培育健壮菌丝;精心操作,防止菌袋及培养过程产生微孔;彻底消毒灭菌培养料;选择优良菌种,严格无菌操作等。但上述方法都难以取得理想预防效果,其根本原因为:香菇与香菇的污染菌都是微生物,传统方法很难使香菇菌丝正常生长而不让杂菌生长,因此难以根本改变生产过程中香菇的高污染率问题。
目前降低污染的措施都从菌袋外部因素着手,还没有从菌丝与杂菌共同生长的基质栽培料这一角度进行防控,即创造一个适合香菇菌丝生长而不利于杂菌生长的栽培料。本发明根据香菇栽培污染菌均喜好偏酸环境下生长的特点,将栽培料微碱化处理,主要采用壳灰以及天然植物碱进行微碱化处理,使其仍适合香菇菌丝与子实体的生长与发育,但不适合杂菌生长,从而达到预防香菇杂菌污染的目的。本发明突破了香菇污染预防原有技术瓶颈,建立了一套新的香菇污染预防技术。采用本发明制备的栽培料还可适用于木生类喜中偏酸类食用菌如平菇、滑菇、金针菇、茶树菇等菌类的生产栽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碱化预防污染香菇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在传统香菇栽培料中额外添加1-2%的壳灰、0.1-0.2%天然植物碱以及0.2%的食用碱(Na2CO3),即:栽培料原料干重按重量份计包括:木屑76-79份、天然植物碱0.1-0.2份、食用碱(Na2CO3)0.2份、麦皮18-20份、壳灰1-2份、石膏1份、碳酸钙1份。
所述木屑为苹果修剪枝木屑、刨花木屑、阔叶树木屑中的一种。
所述天然植物碱制备方法为:以阔叶树的树干、茎、叶为原料,将其烧制成草木灰,随后热水浸提,将提取液进行浓缩和晾晒至固体,即为天然植物碱。
所述壳灰的制备方法为:以牡蛎壳等各种贝壳为原料,经800℃-1600℃高温窑烧,随后研磨成粉,即为壳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师范学院,未经宁德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38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野山黑大脚菇的培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香菇的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