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域深潭浅滩分子流体生态修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93141.7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54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林映津;刘毅勐;陈雪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C02F3/34;C02F3/32;C02F3/02;E02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7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域 浅滩 分子 流体 生态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域深潭浅滩分子流体生态修复的方法。主要由深潭、边坡和浅滩三部分修复方法组成,在实施深潭浅滩生态修复前,先按照以下条件进行选取:条件1:流域内是否存在深潭;条件2:流域内是否存在浅滩;所述的深潭修复中的污染物总量削减,主要是通过高溶氧技术、微生物消解技术、生态因子调控技术和污泥减量化技术来实现流域内污泥减量化;所述的边坡修复中的水土稳固,主要是通过铺设生态护坡砖和种植耐水湿植物来实现边坡水土稳固;所述的浅滩修复中的生态系统构建,主要是通过构建植物生态系统、构建微生物生态系统和构建动物生态系统来实现生态系统的构建。实现微生物生态系统健康有序发展,有效降解水体污染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深潭浅滩修复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流域深潭浅滩分子流体生态修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流域的养殖废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大部分排放废水的达标排放浓度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有的达标排放浓度比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高出十几倍甚至是上百倍,从而,造成流域内营养盐浓度大量提升,为了使流域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流域需具备较高的污染自净能力,在流域内利用深潭浅滩是提高流域自净能力的一种可行性方法。
流域内深潭中的水流较慢,营养物质丰富是动物休憩的好去处,浅滩中溶解氧较高,且光照条件好,为藻类的繁衍提供良好的条件,也是鱼类良好觅食和产卵的产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污染物的逐步进入,深潭内水体溶解氧含量大幅下降,底部呈现厌氧状态,促进底泥大量沉积,深潭容积逐渐减小,上游大量营养盐及悬浮物流入浅滩,促使浅滩淤积,抬高水面或造成流域改道,危害水体及岸边生态系统。
流域内功能良好的深潭浅滩的交互存在可提高流域的自净能力,丰富流域的生态多样性。因此,在流域内构建深潭和浅滩对受损的流域生态系统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目前,对深潭浅滩的利用主要在于对深潭浅滩的构建上,由于深潭浅滩对生态系统的修复属于一个缓慢又漫长的过程,对于污染严重且需要短期进行修复的水体,单单构建深潭浅滩不能具备良好的修复效果,且在水质较差的情况下,构建深潭会造成深潭底部厌氧、氧化还原电位降低,淤积底泥大量释放污染物质,水体氨氮、总磷等指标含量大幅增加,不仅不能起到修复水体的作用,还会使水体污染情况更加严重。因此,对深潭浅滩上采取一定加快水体修复的措施,能更好、更快的提高深潭浅滩生态修复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流域深潭浅滩分子流体生态修复的方法。它能实现微生物生态系统健康有序的发展,从而能长期有效的降解水体污染物,促使水体污染盐浓度逐渐降低并长期维持在较低浓度范围内;实现水体植物生态系统的高效发展,使植物在吸收水体污染物净化水体水质的同时截留外源污染,从内外源两个方面改善水体水质;实现动物生态系统的恢复,可以促使流域在实现水质净化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渔获量,使流域生态系统兼具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流域深潭浅滩分子流体生态修复的方法,主要由深潭、边坡和浅滩三部分修复方法组成,在实施深潭浅滩生态修复前,先按照以下条件进行选取:
条件1:流域内是否存在深潭;
条件2:流域内是否存在浅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31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碳酸盐垢阻垢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耦合气浮功能的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