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化玻璃生产用可弯折的玻璃塑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92679.6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5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海超 |
主分类号: | C03B27/02 | 分类号: | C03B27/02;C03C21/00;C03B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24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入管 下端 模具 钢化玻璃生产 保温圈 可弯折 注入槽 集液 塑型 入料口 玻璃 玻璃溶液 紧密连接 冷凝固化 模具内部 成型槽 固定条 移动台 上端 外壁 互换 冷空气 安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化玻璃生产用可弯折的玻璃塑型装置,包括入料口、注入槽和固定条,所述入料口的下端固定有集液台,且集液台的下端连接有注入管,所述注入管的外侧包裹有保温圈,且注入管的下端连接有第一模具,所述注入槽开设于第一模具的内部,且第一模具的下端安置有第二模具,所述第二模具内部的上端开设有成型槽,且第二模具的下端连接有移动台。该钢化玻璃生产用可弯折的玻璃塑型装置,注入管与保温圈通过其之间的摩擦力构成紧密连接,集液台内部的溶液可以通过注入管注入到注入槽的内部,注入管外圈包裹的保温圈可以强效的保持注入管内部的玻璃溶液的温度,使其不会因为注入管外壁的冷空气互换从而造成冷凝固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化玻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化玻璃生产用可弯折的玻璃塑型装置。
背景技术
钢化玻璃表面具有压应力的玻璃。又称强化玻璃,采用钢化方法对玻璃进行增强,钢化玻璃属于安全玻璃,钢化玻璃其实是一种预应力玻璃,为提高玻璃的强度,通常使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玻璃承受外力时首先抵消表层应力,从而提高了承载能力,增强玻璃自身抗风压性,寒暑性,冲击性等,随着实体运用的发展,钢化玻璃的形状不再单单只是一个矩形形状,根据不同运用所需,钢化玻璃的形状也变的多样化。
现有的玻璃塑型装置通常在钢化玻璃塑型的过程对其形状只有一次模型成型的改变,这样的成型方式不利于对玻璃形状的及时更改,玻璃成型后通常是等待冷却之后再移动,但是在玻璃移动过程中,因为玻璃本身的余热,从而容易造成玻璃形状的改变,不能更好的保证玻璃的成型,钢化的药剂在循环过程中容易掺杂一些杂质,从而影响玻璃钢化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化玻璃生产用可弯折的玻璃塑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玻璃塑型装置通常在钢化玻璃塑型的过程对其形状只有一次模型成型的改变,这样的成型方式不利于对玻璃形状的及时更改,玻璃成型后通常是等待冷却之后再移动,但是在玻璃移动过程中,因为玻璃本身的余热,从而容易造成玻璃形状的改变,不能更好的保证玻璃的成型,钢化的药剂在循环过程中容易掺杂一些杂质,从而影响玻璃钢化的质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化玻璃生产用可弯折的玻璃塑型装置,包括入料口、注入槽和固定条,所述入料口的下端固定有集液台,且集液台的下端连接有注入管,所述注入管的外侧包裹有保温圈,且注入管的下端连接有第一模具,所述注入槽开设于第一模具的内部,且第一模具的下端安置有第二模具,所述第二模具内部的上端开设有成型槽,且第二模具的下端连接有移动台,所述移动台的下端安置有液压杆,且液压杆的下端安装有液压泵,所述液压泵的下端固定有支撑柱脚,所述固定条固定于第一模具的背面,且固定条的下端安装有旋转轴。
优选的,所述注入管与保温圈通过其之间的摩擦力构成紧密连接,且注入管与保温圈为1组,共有3组,而且注入管与注入槽之间的位置相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模具通过液压杆与液压泵构成升降结构,且第二模具与液压杆互相垂直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转轴的下端连接有引导板,所述移动台的前端连接有输送带,且输送带的上方设置有喷嘴,所述喷嘴的上端连接有流动管,且流动管底端的外侧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左侧固定有储液池,所述输送带的下方设置有接液台,且接液台的下端连接有流液管。
优选的,所述固定条通过焊接与第一模具构成一体化结构,且固定条通过旋转轴与引导板构成旋转结构,而且其旋转范围为0-90°。
优选的,所述喷嘴共有个,且3个喷嘴之间关于流动管的下端呈一个平行线均匀分布,而且流动管为“L”型形状。
优选的,所述流液管的下端连接有过滤台,且过滤台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凸块,且连接凸块的外部固定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接液台为上端敞开的梯形形状,且接液台通过流液管与过滤台垂直连接,而且过滤台与储液池通过热焊为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海超,未经李海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26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化微晶玻璃退火晶化炉
- 下一篇:一种玻璃制品切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