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网络环境电机控制器设计算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92598.6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44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石谦;祁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冀学军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粒子 算法 网络 环境 电机 控制器 设计 | ||
1.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网络环境电机控制器设计算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建立包含了网络通信延迟的PID控制器与直流电机的闭环系统模型;
针对第k个采样周期,考虑网络通信延迟后离散形式的模型为:
A为离散系统的系统矩阵,B为离散系统的输入矩阵;xk为系统在k*Ts时刻的状态信号,Ts为固定的采样周期;k=1,2,3,...n;n为系统运行的最大步数;uk为k*Ts时刻不考虑任何延迟时的输入信号;为k*Ts时刻考虑延迟d2,k的输入信号;代表k*Ts时刻经过延迟执行器实际收到的输入信号;d1,k代表控制信号u经过网络后延迟的采样周期数;KP为PID控制器的比例项系数,KI为PID控制器的积分项系数,KD为PID控制器的微分环节的增益参数;rk代表k*Ts时刻的参考信号;代表k*Ts时刻经过延迟后控制器实际收到的输出信号;d2,k代表输出信号y经过网络后延迟的采样周期数;ri代表i*Ts时刻的参考信号;代表i*Ts时刻经过延迟后控制器实际收到的输出信号;
同时,延迟满足有上界且不小于0的限制条件,如下:
其中,代表控制器传出的控制信号由执行器接收时的最大传输时间,也就是控制输入信号最大延迟时间;代表执行器/控制电机传出的输出信号/转速信号经过网络后由控制器接收的最大传输时间,也就是输出信号的最大延迟时间;
步骤二、将闭环系统模型转化为静态输出反馈形式,建立考虑网络通信随机延迟的控制器稳定条件;稳定条件如下:
其中,P,Q,Z,S1,S2为待求矩阵,且P,Q,Z为正定对称矩阵;K=[-KP -KI -KD],使得:
步骤三、设计满足控制器稳定条件的APSO算法中的KP,KI和KD的目标函数;
目标函数为:
其中,yk为系统在k*Ts时刻的测量输出信号也就是直流电机的转速信号;
步骤四、利用APSO算法求出目标函数中PID控制器的最优参数KP,KI和KD;
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401、设定APSO算法的粒子群大小M和粒子位置维度c;给出优化目标函数和优化迭代的最大迭代步Mmax;
粒子位置维度也就是所优化问题的优化变量数目;
步骤402、对粒子位置进行初始化,一般初始位置要求服从随机分布,粒子位置就是指待优化各变量的值;
步骤403、计算所有粒子适应值,并进行比较分别得到粒子群最优Og以及各粒子最优Oj;
粒子群最优Og即最小的粒子;各粒子最优Oj为每个粒子各迭代步的位置中适应值最小的位置;
步骤404、按照公式(11)更新各粒子的位置;
计算各粒子的目标函数值也就是适应值;
步骤405、再次对所有粒子适应值进行比较分别得到粒子群最优Og以及各粒子最优Oj;
步骤406、判断是否满足循环终止条件,如果是,则结束APSO算法,所优化问题的解就是群体最优Og;否则,返回步骤404按照目标函数公式更新粒子位置;
循环终止条件一般为:达到最大迭代步数限制或最优粒子适应值小于某一阈值;
其中,βmax为参数β迭代过程中的最大值,一般取0.5~0.9,βmin为参数β迭代过程中的最小值,一般取0.1~0.3;t为本次迭代次数,tmax为最大迭代次数;
αmax为参数α在迭代过程中的最大值,一般取0.5~2,αmin为参数α迭代过程中的最小值,一般取0.2~0.6;
Rj为矩阵R=[R1,R2,...RM]T的行向量,矩阵R(M*c)每次迭代后更新,R的第l列服从均值为0,标准差为δl的正态分布,δl为粒子最优位置矩阵O=[O1,O2,...ON]T的第j列的标准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259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