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茶叶病虫害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92543.5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1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耿海林;杨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兰香缘农业生态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1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0 | 代理人: | 郑松林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陵***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病虫害 栽培 茶叶 化学试剂 防治 种植 病虫害侵袭 害虫抗药性 无公害茶叶 生物防治 耐药性 病虫侵害 经济损失 育苗基质 病虫害防治 茶树 定植 农残 修剪 茶园 无公害 施肥 损伤 超标 土壤 绿化 预防 进程 管理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茶叶病虫害的栽培方法,从茶叶定植土壤、育苗基质、施肥、修剪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方面阐述了降低病虫侵害的栽培方法,提倡前期预防,减少化学试剂的使用,避免产生耐药性,通过后期针对茶树易好发的病虫害采取人工和生物防治的方法,能够及时有效的控制病虫害面积,减少进一步的损伤,控制病虫害进程,降低经济损失,并且减少化学试剂的使用,进行无公害茶叶的种植,本发明通过全面的栽培方法能够显著有效的控制病虫害侵袭,使种植的茶叶绿色无公害,口感好,品质高,并且使用的防治方法科学合理,不会导致环境污染、农残超标、害虫抗药性增强的问题,适合大面积的茶园绿化栽培种植,经济效益高,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治茶叶病虫害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建设,绿色、环保的口号不断被提出,城市的绿化率不断被提高,随着绿化面积的增大,越来越多的病虫害也日趋严重。茶树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植物,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还具有观赏价值,目前在园林中越来越多的茶树被用作绿化植株。基于此,茶树不管是作为经济作物还是作为观赏植物都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如果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势必对生长造成不良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茶叶的栽培过程中高度重视起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不能在发生病害时喷洒农药,这会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差,因此,在茶叶整个栽培过程中合理运用化学、生物、物理方法及其他有效的生态学手段,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并控制在最低程度不致造成大面积危害,创造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茶叶病虫害的栽培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治茶叶病虫害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土壤处理:将土壤中颗粒大的筛选出来做为底土,上层放一层强氧化剂,符合栽培要求的土壤加到营养液中浸泡一定天数,捞出晾晒,同时用0.2%印楝素溶液喷湿表面后作为定植土壤;
(2)基质消毒处理:育苗基质选择绿色无害、土壤疏松、透气性好、保水、保湿、保肥性能好的基质,在播种前喷70%甲基托布津800倍稀释液并且微波杀毒一次后使用;
(3)土壤施肥:基肥的施用量占全年施肥总量的60%,在茶树生长阶段进行2-3次的追肥,追肥用量占全年施肥总量的45%,基肥以有机饼肥为主,辅以少量的无机肥料;
(4)修剪管理:在秋冬季节结合轻修剪和深修剪清理茶树,去除腐朽、枯枝和枯叶,对茶树的植被进行除草,并且不能选择易遭病虫害侵袭的作物种植在茶树旁边,以免遭受病虫害;
(5)病虫害防治:对于茶丽纹象甲、毛虫以及蓑蛾类等害虫利用人工捕杀的方法进行消除,在采摘过程中分批、多次采摘,在日常中修剪茶树使其高度不超过80cm,另外在秋季末期施用少量基肥,并深耕,帮助减少土壤中象甲类害虫及鳞翅目类害虫的数量,对于茶白星病、茶饼病、茶叶炭疽病和茶云纹叶枯病等病害利用微生物杀虫剂进行防治,对于小绿叶蝉、茶油桐尺蠖、查毒蛾、茶卷叶蛾利用真菌制剂进行防治;
(6)其他注意事项:当花木植株感染病虫害少时由于药剂量控制不当发生药害,用清水浇淋冲洗3-5次,在上述步骤(5)中茶叶发生病害时,在病害发生前可用波尔多液、矿物油、硫悬浮剂、石硫合剂用以保护茶叶减少病害的发生,一旦病害发生控制不住时,可用苦参碱、鱼藤酮、除虫菊进行防治,并注意交替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
一种防治茶叶病虫害的栽培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强氧化剂为高锰酸钾、硫酸铜、硫酸铁的一种。
一种防治茶叶病虫害的栽培方法,所述的高锰酸钾、硫酸铜和硫酸铁添加量分别为底土重量的8-12wt%、3-5.5wt%和3.6-5wt%。
一种防治茶叶病虫害的栽培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0.2%印楝素溶液添加量为浸泡营养液后土壤重量的10-12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兰香缘农业生态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省兰香缘农业生态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25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葡萄套袋装置
- 下一篇:突尼斯软籽石榴的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