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路段节能与视频测速路灯及测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92148.7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5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施明旻;肖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7 | 分类号: | G08G1/017;G08G1/054;G08G1/04;F21S9/03;F21V23/04;F21V33/00;F21Y115/10;F21W131/103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王素琴 |
地址: | 2100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频测速 气象数据收集 毫米波雷达 传输设备 数据处理 灯柱 车牌识别设备 路灯 照明设备 车辆监测 路段 灯杆 车辆监控设备 交通管理部门 测速 节能 车速监测 供电设备 监控中心 设备采集 实时传输 竖直设置 数据通过 重要意义 上端 限速 交通安全 | ||
本发明是一种全路段节能与视频测速路灯,包括灯柱与灯杆,灯柱竖直设置于地面,灯杆横向地设置于灯柱的上端,路灯还包括照明设备、气象数据收集设备、车牌识别设备、毫米波雷达车辆监控设备、视频测速设备、视频测速数据处理传输设备、供电设备,照明设备与毫米波雷达车辆监测设备和气象数据收集设备相连,视频测速数据处理传输设备与视频测速设备、车牌识别设备以及气象数据收集设备相连,毫米波雷达车辆监测设备与视频测速设备相连,视频测速设备采集、识别后的数据通过视频测速数据处理传输设备实时传输至交通管理部门的监控中心。本发明功能丰富,实现全路段车速监测,敦促驾驶员自觉遵守限速规则,对确保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信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全路段节能与视频测速路灯及测速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交通管理部门对车辆的测速采用在路口固定点处设置测速拍照的方式,这种测速模式下,行驶的车辆只会在靠近路口固定测速拍照点的时候遵守限速规则降低车速,而在到达路口固定测速拍照点前依旧保持很高的车速,驾驶员因无限制提高车速,车辆会因超速发生事故;另一方面,在路口,道口以及高速路进出口,车辆的速度普遍较慢,多见的违章行为是闯红灯、并线违规和错误选择车道等,所以说路口固定点测速拍照并不能对违规超速的行为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现在的路灯只有提供照明功能,每天在公路上会发生许多交通事故,很多交通事故是因超速而引起的,路灯作为公路上必备的照明设施,如果能够实现全路段节能与视频测速,将会解决以上所述目前路口固定点测速拍照存在的不能实现全路段对车速进行监测的问题,对促进交通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在现有的技术当中,路灯还未实现对车辆进行全路段测速的功能,并且还未将毫米波雷达与视频测速相结合,未实现由毫米波雷达激励视频测速设备的测速模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和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路段节能与视频测速路灯及测速方法,实现了对车辆车速的全程跟踪监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是一种全路段节能与视频测速路灯,包括灯柱与灯杆,灯柱竖直设置于地面,灯杆横向地设置于灯柱的上端,其特征在于:路灯还包括:
照明设备,照明设备位于灯杆的前端;
气象数据收集设备,设于灯杆靠近灯柱一端的上端面, 采集气象数据并监测照明设备发出的光照强度数据;
车牌识别设备,车牌识别设备位于灯杆顶部的后端;
毫米波雷达车辆监控设备,位于灯柱的上端,向视频测速设备发出激励;
视频测速设备,视频测速设备位于灯杆上,对接收的毫米波雷达车辆监控设备发出的激励进行响应后对通过视频测速区间的车辆车速进行实时的监测;
视频测速数据处理传输设备,位于全路段节能与视频测速路灯的灯柱的下部,收集监测数据,与交通管理部门的监控中心的服务器建立TCP连接,将所有的数据传输至交通管理部门的监控中心进行备份,并向视频测速设备、车牌识别设备以及气象数据收集设备传输数据;
供电设备,供电设备设于灯柱的底端,与照明设备、气象数据收集设备、车牌识别设备、视频测速设备、毫米波雷达车辆监测设备、视频测速数据处理传输设备通过电源线相连,为相连设备提供电能;
照明设备与毫米波雷达车辆监测设备和气象数据收集设备相连,视频测速数据处理传输设备与视频测速设备、车牌识别设备以及气象数据收集设备相连,进行数据的传输,毫米波雷达车辆监测设备与视频测速设备相连,视频测速设备采集、识别后的数据通过视频测速数据处理传输设备实时传输至交通管理部门的监控中心,可实现全路段节能与视频测速监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21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