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球囊型柔性微波消融导管及采用其的消融系统和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591795.6 申请日: 2018-06-08
公开(公告)号: CN110575251B 公开(公告)日: 2022-02-18
发明(设计)人: 戴春喜;黄文星;詹德志 申请(专利权)人: 赛诺微医疗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B18/18 分类号: A61B18/18
代理公司: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任岩
地址: 315300 浙江省宁波市***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球囊型 柔性 微波 消融 导管 采用 系统 方法
【说明书】:

一种球囊型柔性微波消融导管及采用其的消融系统和方法,该球囊型柔性微波消融导管包括柔性管体和微波辐射单元;其中柔性管体内设置有冷却液体管路和微波信号传输管路;微波辐射单元设置在柔性管体的远端,包括微波辐射器和若干可膨胀球囊,其中微波辐射器与微波信号传输线连接,用于将微波信号发射出去,且微波辐射器是柔性的;微波辐射器位于一可膨胀球囊内部或两可膨胀球囊之间,可膨胀球囊能够通过冷却液体管路的液压来控制其膨胀的大小。本发明的球囊型柔性微波消融导管由于导管的柔性可弯曲,使得微波辐射器可以通过人体内的自然腔体,例如呼吸道、血管等到达病灶位置,从而避免穿刺损伤重要器官、避免对人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波消融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球囊型柔性微波消融导管及采用其的消融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我国逐渐进入老年社会,老年高血压的患病率已达40%~60%。尽管目前安全有效的药物越来越多,但高血压的治疗现状仍较差。根据2017年公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心血管病患病人数约为2.9亿,其中高血压患者约有2.7亿,是心血管病的绝对“大户”,心血管病的死亡率超过肿瘤及其他疾病,高居首位。在城乡居民中每五例死亡就有两例死于心血管病,在众多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美国心脏协会(AHA)统计,2017年全球高血压患者11亿,人数在40年来增加了近一倍,近年来更呈上升趋势。因此高血压的及时治疗是一个全社会都需要共同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对于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尤为紧迫。大多数高血压病患者经过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后,血压可以控制在满意水平,而其中15%~20%高血压病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应用了足量且合理联合的3种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后,血压仍然在目标水平之上,或至少需要4种降压药物才能使血压达标时,称为顽固性高血压(或难治性高血压),它是导致中老年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主动脉瘤等疾病的首要原因。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房颤最大、最严重的危害是中风。房颤后心脏跳动不规律,心脏里面有一个叫心耳的东西,这个地方就可能长血块,医学上叫血栓。如果血栓掉下来,最多见的是跑到大脑,堵塞动脉导致中风,造成偏瘫甚至死亡。血栓跑到其他相应的部分比如说腹部、四肢就会导致疼痛或者坏死。这是非常严重的情况。如果房颤控制不好有可能导致心肌衰竭,轻者日常生活还可以,但是一上楼或者活动就会喘不上气来,严重的睡觉会憋醒,一定要坐起来才能改善,更严重的就不能活动了。多数患者有了房颤,虽然没有中风或者心衰,但是他很难受。还有一些病人会大量的排尿,结果就是脱水,病人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感觉疲乏无力。严重影响他的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肾脏交感神经活动(renalsympatheticnerveactivity,RSNA)会引起肾素释放和肾血管阻力改变。RSNA增强是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是长期维持高血压的重要因素。因此,肾脏去神经治疗是高血压的重要治疗策略。外科交感神经切除术曾经极大地提高了顽固性高血压的存活率,显示出良好的降压效果。2009年,Krum教授等首次报道经皮导管肾脏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开创了原发性高血压非药物治疗的新途径,为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基础和临床研究已初步证实,经皮导管肾脏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是安全有效的,其还可能用于治疗其他伴有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的疾病,如左心室肥厚、慢性心力衰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慢性肾病等。作为一种新的非药物疗法,经皮导管肾脏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以及无严重不良反应的优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诺微医疗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未经赛诺微医疗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17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