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林果枝粉碎堆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90999.8 | 申请日: | 2018-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9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朱占江;朱政;李忠新;杨莉玲;刘奎;李源;田翔;马文强;刘佳;沈晓贺;买合木江;祝兆帅;毛吾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喀什联智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7/00 | 分类号: | C05F17/00;C05G3/00;C05G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法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6 | 代理人: | 常玉明;张兰海 |
地址: | 830091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堆肥 堆肥原料 堆肥发酵 含水率 重量比 腐熟 场地准备 堆肥物料 混合堆肥 每立方米 碳酸氢氨 循环利用 复合菌 氮源 堆垛 翻堆 覆膜 湿基 蓄禽 尿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林果枝粉碎堆肥方法,其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1)原材料及场地准备;2)林果枝粉碎,粉碎后颗粒长度小于30mm,厚度小于3mm;3)堆肥原料混合,林果枝与人蓄禽粪重量比5:1~8:1;4)加入氮源,按照堆肥原料每立方米加入0.5~1kg尿素或2~3kg的碳酸氢氨;5)调节含水率,将混合堆肥原料湿基含水率调至50%~60%;6)加入EM复合菌,按照堆肥原料重量比0.2%~0.5%的比例加入;7)堆垛覆膜,垛高1m以下;8)堆肥发酵,进行物料堆肥发酵并及时翻堆;9)腐熟至成品,待30~45天后,堆肥物料充分腐熟,即得堆肥。本发明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操作简单、成本低、适合普通农牧民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肥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林果枝粉碎堆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新疆林果总面积达到2000余万亩,其中红枣种植面积达756.77万亩,核桃550.27万亩,葡萄223.48万亩,全区林果有效株数近13亿株。一般幼龄期的果树每亩每年修剪果枝量50~100kg。盛果期,梨树和苹果树每30~45棵修剪下的废弃果枝量100~150kg,桃树每30~45棵修剪果枝量250~400kg,葡萄每110棵修剪果枝量300~350kg。另外,果树每17~20年需要进行砍伐,还有一部分果树要通过高接换优的手段品种更新,残枝的数量会成倍增加。若按年每株果树平均修剪果枝量20kg算,仅新疆林果业每年产生的废弃果枝达2600万吨。
然而新疆废弃林果枝利用率不足2%,修剪下的林果枝多废弃在地头或直接燃烧,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同时存在火灾安全隐患。林果枝粉碎后可以用来堆肥还田,增加果园有机肥含量,培肥地力,增加产量,提高果品品质,同时可节省农用化肥使用量10%左右,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果枝粉碎堆肥方法,不仅解决林果枝多废弃造成资源浪费和直接燃烧造成环境污染问题,还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有机肥。本发明的方法具有成本低廉、绿色环保,适宜普通农牧民操作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林果枝粉碎堆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堆肥原材料及场地准备:准备林果枝、人畜禽粪、EM复合菌、水、尿素或碳酸氢氨、塑料薄膜;场地选择交通便利、取水方便、平坦的地面;
S2、林果枝粉碎:使用林果枝切片粉碎机将林果枝切片粉碎,获取林果枝颗粒;
S3、堆肥原材料混合:按照重量比5:1~8:1比例将粉碎后的林果枝颗粒与人畜禽粪均匀混合,作为堆肥原料;
S4、加入氮源:按照堆肥原料每立方米加入0.5~1kg尿素或2~3kg的碳酸氢氨进行均匀混合,混合方法为将尿素或碳酸氢氨用水稀释50-100倍,喷洒在堆肥原料上,并进行均匀混合;
S5、调节含水率:通过加水,将加入氮源后的堆肥原料湿基含水率调至50%~60%;
S6、加入EM复合菌:按照S3步骤获得的堆肥原料重量比0.2%~0.5%的比例加入EM复合菌,混合均匀,加入EM复合菌之前,先将EM复合菌与水按照重量1:30~1:50的比例进行溶解稀释;
S7、堆垛覆膜:将前一步骤获得的混合均匀的堆肥原料堆成条垛状,高度控制在1m以下,覆膜后四周用土压实,膜上每隔3~4m加一条压土带;
S8、堆肥发酵:堆肥原料在条垛状肥堆中进行发酵,7~8天后进行第一次翻堆,以后每隔10~11天翻堆一次,每次翻堆将外层腐熟程度较差的堆肥原料移至中间;
S9、腐熟至成品:待30~45天后,堆肥原料变为褐色或黑褐色,湿时软而有弹性;干时脆,易破碎,有机质失去弹性,堆肥物料充分腐熟,即为堆肥成品。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这样实现:堆肥原料中林果枝切片粉碎后颗粒长度小于30mm,厚度小于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喀什联智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喀什联智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09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