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车身稳定控制的双模无人驾驶纯电动汽车控制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90217.0 | 申请日: | 2018-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3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 发明(设计)人: | 肖合林;雍磊;杨程万里;杨胜兵;王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L15/20 | 分类号: | B60L15/20;B60L15/00;B60L7/1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徐员兰 |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驾驶 制动能量回收 车身稳定性 纯电动汽车 驾驶模式 控制模块 稳定控制 行驶控制 控制器 双模 车身 油门控制单元 制动控制单元 蓄电池 传感器信号 汽车控制器 行驶稳定性 车身运动 电动汽车 汽车行驶 热能转换 集成度 汽车 制动 存储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车身稳定控制的双模无人驾驶纯电动汽车控制器,汽车控制器包括:驾驶模式切换模块、制动能量回收模块、车身稳定性控制模块和行驶控制模块;所述驾驶模式切换模块,用于判断汽车是否处于无人驾驶状态;所述制动能量回收模块,用于将电动汽车制动时的热能转换成电能并存储到汽车的蓄电池中;所述车身稳定性控制模块,用于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根据接收到的传感器信号对车身运动姿态进行控制,保证其行驶稳定性;所述行驶控制模块,包括油门控制单元、EPS、制动控制单元。本发明大大提高了VCU的集成度,并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子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车身稳定控制的双模无人驾驶纯电动汽车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驾驶和电动汽车的高速发展,为了降低成本和更好的服务人类,高集成度和高智能化的整车控制器被运用得越来越多。传统汽车上,VCU、ESP、ABS、EPS和油门、制动各个控制单元是互相分开的。这不仅增加了成本和电控系统的复杂性,还使得汽车的电控系统更容易出故障,造成安全隐患。传统汽车也不会实时的与主机厂的云端控制机连接,车辆得到的信息比较匮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车身稳定控制的双模无人驾驶纯电动汽车控制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车身稳定控制的双模无人驾驶纯电动汽车控制器,汽车控制器包括:
驾驶模式切换模块、制动能量回收模块、车身稳定性控制模块和行驶控制模块;
所述驾驶模式切换模块,用于判断汽车是否处于无人驾驶状态,具体如下:
若电动汽车的制动、油门、档位或方向盘转角传感器有信号输入,则驾驶模块切换单元切换到有人驾驶模式;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若电动汽车的制动、油门、档位和方向盘转角传感器均无信号输入,则驾驶模式切换模块切换到无人驾驶模式,外部无人驾驶ECU的信号通过高速CAN总线传给汽车控制器;
所述外部无人驾驶ECU的信号是无人驾驶模块接收来自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和多摄像头等的实时信息,并作出定位、规划和决策,获得最终的控制车辆的行为ECU的信号;
所述制动能量回收模块,用于将电动汽车制动时的热能转换成电能并存储到汽车的蓄电池中;
所述车身稳定性控制模块,用于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根据接收到的传感器信号对车身运动姿态进行控制,保证其行驶稳定性;所述接收的传感器信号包括:轮速传感器、监测汽车动态的横摆传感器、横向及前后加速度传感器、转向盘转角传感器、液压传感器的信号;
所述行驶控制模块,包括油门控制单元、EPS(电动助力转向)、制动控制单元。
按上述方案,所述汽车控制器还包括通讯接口,汽车控制器通过通讯接口和厂家的云端服务器之间采用通用协议进行数据连接。
按上述方案,所述ESP通过CAN总线接收来自轮速传感器、监测汽车动态的横摆传感器、横向及前后加速度传感器、转向盘转角传感器、液压传感器的信号,然后做出决策通过液压促动器对四轮进行主动制动液压加压以实现车身的稳定性。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整车汽车控制器VCU集合了驾驶模式切换模块、ESP、EPS、ABS和油门制动控制单元,并通过高速CAN总线与外部的无人驾驶模块连接,这样大大提高了VCU的集成度,并降低了成本。同时,该无人驾驶纯电动汽车的VCU通过移动网络与主机厂进行连接,实时传输交通信息,使汽车在道路上更加安全的行驶,为我们的出行带来方便。云端大数据可对无人驾驶汽车的无人驾驶模块及VCU中的控制单元进行远程更新、升级换代,并对道路上的车辆进行分析聚类,提高了主机厂的控制权。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02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