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含钠钾离子及纳米钙的缓释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90034.9 | 申请日: | 2018-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7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 发明(设计)人: | 唐铁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铁君 |
| 主分类号: | A23L5/20 | 分类号: | A23L5/2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富含 钠钾离子 缓释剂 植物提取物 纳米钙 纳米级 钙粉 食材 制备 生长激素 海洋深层水 酸性化合物 酸性中和剂 堆积发酵 工艺加工 缓释作用 混合造粒 云母矿石 研磨 微量元素 含钙量 矿物质 钠钾泵 热分解 杀虫剂 重金属 贝类 稀释 去除 抗生素 配方 农药 | ||
本发明涉及酸性中和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含钠钾离子及纳米钙的缓释剂及其制备方法,其配方采用富含钠钾离子的多种植物经过堆积发酵后加入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海洋深层水经过提取得到的植物提取物,以及含钙量高的贝类和云母矿石经过研磨、热分解等特殊工艺加工制成的纳米级钙粉,将植物提取物经过稀释后与钙粉再混合造粒得到缓释剂成品。本发明富含的钠钾离子形成钠钾泵,结合纳米级钙的相互协同作用,溶于水后通过颗粒的缓释作用,能够很好地去除食材表面或者食材内部的对人体有害的农药、杀虫剂、抗生素以及生长激素等酸性化合物和重金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酸性中和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含钠钾离子及纳米钙的缓释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是人民所关切的重大民生主题。被污染的空气、电子辐射以及食物中各种添加剂等等的大量使用,会造成人类身体内的化学成分失衡以及酸性过高。酸性化合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作食品添加剂、清洁剂、杀菌剂以及消毒水等,这些酸性化学试剂会伤害人体,也会产生二噁英污染环境,尤其是应用在食品、饮用水以及饮料方面,这很容易通过口腔摄入体内,同时人们使用的清洗剂也很容易通过皮肤进入人体。例如:常见食品中的水果、蔬菜、肉类、家禽类、甚至海产品都会频繁的使用化学肥料、杀虫剂、抗生素以及生长激素,还有各种食品添加剂,这些物品会促进动植物的生长以及用于保持美观的外表,这些存留在物质的表面或内部的酸性化合物,尤其是人类每天所摄入的食品表面存在有害化学物的堆积,这使人体酸性越来越高。再例如清洁剂产品中,90%的肥皂、洗发剂都含有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月桂酰硫酸酯纳(SLES)、月桂纯聚醚硫酸酯钠(SLS)成分,这些物质仅仅一滴就能在人体组织内停留5天,这些肥皂和洗发剂清洁功能很强,但是其中的酸性化合物正一点点的损害着人的皮肤。而从食物和药物的安全出发,酸性值低于标准值的物质应该受到严格的控制。因此,如何平衡人体pH值成为当今研究趋势,同时,人类对于健康产品的需求也急剧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富含钠钾离子及纳米钙的缓释剂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备的缓释剂能够彻底清除食材表面以及食材内部存在的对人体有害的农药、杀虫剂、抗生素以及生长激素等酸性化合物和重金属,其原料均为纯天然,而且制备工艺简单,控制稳定。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富含钠钾离子及纳米钙的缓释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制备富含钠钾离子的天然植物提取物
a1)取植物混合物,按体积百分比分别加入乳酸菌菌液0.02~0.06%、乳酸链球菌菌液0.01~0.05%、醋酸杆菌菌液0.01~0.04%和马克思克鲁维酵母菌液0.02~0.06%,混匀后,在30~50℃下堆积发酵15~30天,得到发酵后的植物混合物;
所述植物混合物包括香蕉叶、蕃薯根茎、马铃薯皮、海苔、葡萄枝叶、龙须须菜、皇帝豆根茎和无花果根茎中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a2)将发酵后的植物混合物和海洋深层水按照重量比1:(8~10)混合加热提取2~3次,合并滤液,得到富含钠钾离子的天然植物提取物;
步骤b、制备富含纳米钙的矿物质粉
b1)按重量份分别称取云母矿石30-50份、珍珠母8-15份、牡蛎壳10-15份和蚝贝22-28份,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并采用高压喷砂的方式清洗去除原料表面的污物;
b2)将清洗后的混合物料研磨制成250-350μm的颗粒,然后进行冷冻干燥;
b3)在惰性气氛下,将冷冻干燥后的颗粒先加热至500-600℃进行热分解1.5-2h,然后继续升温至850-1100℃热分解2.5-3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铁君,未经唐铁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00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