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用多孔涂碳铝箔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9947.9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1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旭;李静;国海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6 | 分类号: | H01M4/66;H01M4/70;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44309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廉红果;侯峰 |
地址: | 61143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箔 铝箔卷材 真空热处理炉 锂离子电池用 涂碳铝箔 直流电解 拖动 阴极 电池设计容量 阳极 凹版涂布 导电炭黑 电池能量 丁苯橡胶 改善材料 随炉加热 碳纳米管 电解槽 石墨烯 粘结剂 成浆 放入 辊轮 浆料 空冷 收卷 制程 制备 保温 冷却 清洗 配置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多孔涂碳铝箔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1,以惰性电极为阴极、铝箔为阳极,将所述铝箔通过辊轮拖动依次经过电解槽进行直流电解,之后,对直流电解后的铝箔进行清洗并且收卷,获得铝箔卷材;步骤2,将所述铝箔卷材放入真空热处理炉中随炉加热到240‑300℃,保温2‑4h,随所述真空热处理炉冷却至40‑80℃,空冷至室温;步骤3,将石墨烯、碳纳米管及导电炭黑、粘结剂、丁苯橡胶配置成浆料;步骤4,通过凹版涂布技术将所述浆料对铝箔卷材进行涂布,获得锂离子电池用多孔涂碳铝箔材料。本发明能够改善材料加工制程能力,提升电池设计容量,提高电池能量密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多孔涂碳铝箔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电池的正负极材料为铜箔、铝箔,目前最常用的锂电池正负极集流体材料的基材为双面光滑的铝箔、铜箔,或简单处理的毛面;其最重要的缺陷在于表面材料附着强度不高,易脱落,直接影响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不能适应特殊状态(高温、低温)的使用环境。
多孔的金属材料目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是因为其开孔结构非常适用于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以及传感器等器件的电极材料,为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和物质传递提供相当大的表面积和通道。大多数这类三维多孔材料的制备均采用了模板辅助成型的方法。多孔状的集流体材料具有巨大的表面积,一方面能够承载更多的负极活性物质,从而增大电池的容量;另一方面可以为电极反应提供更大的反应界面来提升电池的功率;此外,多孔箔材在包浆覆盖时会形成两种结合面,一是包浆与箔材直接结合,二是包浆透过小孔与另一侧的包浆直接结合,在增强箔材与浆料的结合力同时,涂覆的活性材料总量显著增加,使电池的容量提高20-40%。
目前,各锂电池企业生产使用的材料微孔技术制备铝箔的物理性能差,大量微孔的聚集减少了材料的强度,物理性能差,造成铝箔表面的涂覆层易掉落、与铝箔的附和性差,使用过程中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多孔涂碳铝箔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多孔涂碳铝箔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1,以惰性电极为阴极、铝箔为阳极,将所述铝箔通过辊轮拖动依次经过电解槽进行直流电解,之后,对直流电解后的铝箔进行清洗并且收卷,获得铝箔卷材;
步骤2,将所述铝箔卷材放入真空热处理炉中随炉加热到240-300℃,保温2-4h,随所述真空热处理炉冷却至40-80℃,空冷至室温;
步骤3,将石墨烯、碳纳米管及导电炭黑、粘结剂、丁苯橡胶配置成浆料;
步骤4,通过凹版涂布技术将所述浆料对铝箔卷材进行涂布,获得锂离子电池用多孔涂碳铝箔材料。
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惰性电极采用石墨平板。
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1中,电解槽内设有温度为30℃的盐酸和氯化钾的混合液,其中,所述盐酸浓度为1mol/L、所述氯化钾浓度为2mol/L;所述直流电解的电流密度为0.5A/cm2,时间为12min。
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1中,采用工业去离子水对直流电解后的铝箔进行清洗。
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3中,按照石墨烯0.1‰wt-0.4‰wt、碳纳米管0.1%-0.4%及导电炭黑3%-10%、粘结剂1%-2%、丁苯橡胶1%-2%配置成浆料。
上述方案中,所述碳纳米管采用表面积为800-1000m2/g,管径为1.0-2.0nm,管长为>5μm的碳纳米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99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