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分类回收的系统、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9575.X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9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搏;唐奕勋;何成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万容普联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6 | 代理人: | 王素花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容器 垃圾分类回收 垃圾 垃圾分类 唯一标识 虚拟资源 用户信息 追溯 关联 投放 | ||
本说明书公开一种垃圾分类回收的系统、方法及装置,通过将用于唯一标识垃圾容器的标识与用户信息进行关联,可追溯垃圾来源,并且根据垃圾容器允许投放的垃圾类型和垃圾容器中实际包含的垃圾,相应的增加或扣减用户的虚拟资源,可激励用户进行垃圾分类。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分类回收的系统、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人日常生活和消费所产生的垃圾越来越多,如何对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使之既满足环保的需求,又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成为当下的一个热点话题。
在现有技术中,垃圾回收的方法主要是将垃圾投放处(如,社区的垃圾桶等)的垃圾运输到垃圾处理站,在垃圾处理站进行分拣、压缩和回收等处理。
由于环保的回收垃圾的前提是垃圾分类,但现有技术在垃圾回收过程中既不关心垃圾的来源(即,垃圾是由哪个用户扔掉的),也缺少对积极进行垃圾分类的用户的激励,因此,现有技术的垃圾回收方法并不利于推广和激励用户进行垃圾分类。
基于现有技术,需要一种可追溯垃圾来源、可激励用户垃圾分类的垃圾回收方法。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垃圾分类回收的系统、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追溯垃圾来源,也不利于进行垃圾分类的问题。
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垃圾分类回收的系统,包括:管理设备、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用于,向所述管理设备发送注册信息;确定垃圾容器对应的标识,将所述标识发送给所述管理设备;所述标识位于所述垃圾容器上,用于唯一标识垃圾容器;所述标识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读取到的或者是由第一用户输入的;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用于,向所述管理设备发送结算请求,所述结算请求中携带第二用户接收到的垃圾容器对应的标识以及第二用户接收到的垃圾容器中包含的垃圾明细信息;
所述管理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注册信息,保存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垃圾容器对应的标识,建立并保存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标识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结算请求,确定与所述结算请求中携带的标识相关联的用户信息,以及预先针对所述结算请求中携带的标识对应的垃圾容器设置的允许投放的垃圾类型,根据所述垃圾类型和所述结算请求中包含的垃圾明细信息,增加或扣减与所述结算请求中携带的标识相关联的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的虚拟资源。
所述管理设备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垃圾容器对应的标识后,判断是否已经建立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标识与其他第一用户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若是,则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返回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用户更换垃圾容器,否则,建立并保存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标识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还用于,接收并展示所述管理设备返回的提示信息。
所述管理设备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结算请求后,解除所述结算请求中携带的标识与所述标识相关联的用户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还用于,向所述管理设备发送垃圾投放信息,所述垃圾投放信息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垃圾投放信息时的时间、地理位置中的至少一种以及所述第一用户投放的垃圾容器对应的标识,所述垃圾投放信息是所述第一用户将垃圾容器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投放处时发送的;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还用于,向所述管理设备发送垃圾接收信息,所述垃圾接收信息中携带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垃圾接收信息时的时间、地理位置中的至少一种以及所述第二用户接收的垃圾容器的标识,所述垃圾接收信息是所述第二用户接收到垃圾容器时发送的;
所述管理设备还用于,记录所述垃圾投放信息和垃圾接收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万容普联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万容普联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95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