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终端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以及耳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9163.6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2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葛文峰;凌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0484 | 分类号: | G06F3/0484;G06F3/0487;G06F9/4401;A61B5/03;A61B5/0205;A61B5/00;A61B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王达佐;马晓亚 |
地址: | 210061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机 终端 生物特征信息 方法和装置 预设 生物特征采集装置 获取通信 佩戴 唤醒 采集 响应 申请 分析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用于终端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以及耳机。上述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获取通信连接的耳机采集的、佩戴上述耳机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其中,上述耳机上设有生物特征采集装置;分析上述生物特征信息,确定生物特征值;确定上述生物特征值是否位于预设的生物特征值范围内;响应于确定上述生物特征值位于预设的生物特征值范围内,唤醒上述终端。该实施方式实现了对终端的控制。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终端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以及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人们设计了多种方便用户操作的解锁方式,例如指纹解锁、语音解锁、人脸识别、虹膜识别、密码或绘制图案等。通过上述解锁方式,可以实现对智能设备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用于终端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以及耳机。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终端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通信连接的耳机采集的、佩戴上述耳机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其中,上述耳机上设有生物特征采集装置;分析上述生物特征信息,确定生物特征值;确定上述生物特征值是否位于预设的生物特征值范围内;响应于确定上述生物特征值位于预设的生物特征值范围内,唤醒上述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获取通信连接的耳机采集的、佩戴上述耳机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包括:根据预先获取的上述终端的自动锁定时长,每隔预定时长获取上述耳机采集的、佩戴上述耳机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其中,上述预定时长小于上述自动锁定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根据多次获取的生物特征信息所确定的多个生物特征值,调整上述生物特征值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获取通信连接的耳机采集的、佩戴上述耳机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包括:获取上述耳机采集的、佩戴上述耳机的用户的以下至少一项生物特征信息:外耳道预设位置处的压力、光反射信号、声波能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分析上述生物特征信息,确定生物特征值,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根据上述外耳道预设位置处的压力,确定外耳道压力值;根据上述光反射信号,确定上述用户的心率;根据上述声波能量,确定外耳道声频。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确定以下条件是否满足:检测到上述用户触发的锁定操作、断开了与上述耳机的通信连接、切断了上述生物特征采集装置的电源、上述生物特征值位于上述生物特征值范围之外;响应于确定以上任一条件满足,锁定上述终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包括:生物特征采集装置,用于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通信装置,用于将上述生物特征信息发送给通信连接的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生物特征采集装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压力传感器阵列,用于采集外耳道预设位置处的压力;光发射器以及光电感应器,上述光发射器用于向外耳道发射光信号,上述光电感应器用于接收上述光发射器发射的光经反射后的光信号;声波发生器以及声波接收器,上述声波发生器用于产生声波信号,上述声波接收器用于接收声波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耳机还包括:电源,用于向上述生物特征采集装置供电;控制开关,用于控制上述电源的开关。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终端的控制装置,包括:信息获取单元,被配置成获取通信连接的耳机采集的、佩戴上述耳机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其中,上述耳机上设有生物特征采集装置;信息分析单元,被配置成分析上述生物特征信息,确定生物特征值;特征值判断单元,被配置成确定上述生物特征值是否位于预设的生物特征值范围内;终端唤醒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确定上述生物特征值位于预设的生物特征值范围内,唤醒上述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信息获取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根据预先获取的上述终端的自动锁定时长,每隔预定时长获取上述耳机采集的、佩戴上述耳机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其中,上述预定时长小于上述自动锁定时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91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