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乳酸3D打印线材的高精度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9003.1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5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蒋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三绿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00 | 分类号: | B29C47/00;B29C47/92;B33Y7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俞梁清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乳酸 线材 打印 烘干 冷却 塑化 挤出加工 单螺杆挤出机 两段冷却 挤出 生产 收益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乳酸3D打印线材的高精度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烘干:烘干聚乳酸;(2)挤出:将烘干后的聚乳酸加入到单螺杆挤出机进行塑化挤出加工;(3)冷却:将经步骤(2)塑化挤出加工后的聚乳酸经过两段冷却,第一段冷却温度为50‑53℃,第二段冷却温度为5‑28℃,得到聚乳酸3D打印线材。本发明显著提高了聚乳酸3D打印线材的加工精度,并且成本低,收益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3D打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乳酸3D打印线材的高精度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也称为聚丙交酯(polylactide),是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属于聚酯家族。聚乳酸是以乳酸为主要原料聚合得到的聚合物,原料来源充分而且可以再生,主要以玉米、木薯等为原料。聚乳酸的生产过程无污染,而且产品可以生物降解,实现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因此是理想的绿色高分子材料。
聚乳酸的加工温度为170~230℃,由于具有良好的抗溶剂性,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加工,如挤压、纺丝、双轴拉伸、注射吹塑。由聚乳酸制成的产品除了能生物降解外,其生物相容性、光泽度、透明性、手感和耐热性都比较好,还具有一定的耐菌性、阻燃性和抗紫外性,因此用途十分广泛,可用作包装材料、纤维和非织造物等,目前主要用于服装(内衣、外衣)、各种产业(比如建筑、农业、林业、造纸业),医疗卫生行业也大量使用3D打印耗材,份额可以占60%-70%。
随着3D打印越来越普及,3D打印材料也从单一材料发展为多种材料,其中PLA是3D打印耗材中使用率最高的,份额可以占60%-70%,使用者也对3D打印产品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市面上的PLA耗材都存在线径尺寸精度不稳定和误差偏大的现象,在打印使用时会发生打印机堵头和送料不均匀的问题,经过长时间的的研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提高3D打印耗材PLA(聚乳酸)线材生产成型精度的方法,可以有效的保证打印产品的精度,符合市场的更高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乳酸3D打印线材的高精度生产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聚乳酸3D打印线材的高精度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烘干:烘干聚乳酸;
(2)挤出:将烘干后的聚乳酸加入到单螺杆挤出机进行塑化挤出加工;
(3)冷却:将经步骤(2)塑化挤出加工后的聚乳酸经过两段冷却,第一段冷却温度为50-53℃,使得聚乳酸在第一段冷却中的温度严格控制在50-53℃,可以使用温度监控装置进行实时监控,如果第一段冷却温度低于50℃,会造成线材突然冷却,引起线材收缩,导致线材直径不均匀,如果第一段冷却温度高于55℃会出现冷却不及时,导致线材直径被挤压和拉伸变形;
第二段冷却温度为5-28℃,例如10-25℃,15-20℃,得到聚乳酸3D打印线材。
聚乳酸(PLA)原料制造商为国产品牌海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110型,或者美国公司NatureWorks4032D号。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烘干温度为78-83℃,烘干时间可以是1-5小时,优选3-5小时。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单螺杆挤出机加工区域的温度为180-215℃,更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单螺杆挤出机加工区域的温度为180-195℃。更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单螺杆挤出机的加工区域温度为:一区182-185℃,二区185-190℃,三区190-195℃,四区190-195℃,五区180-190℃,六区180-185℃。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单螺杆挤出机的挤出产量为每小时10-20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三绿实业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三绿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90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