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孔口整体铸造平面定轮工作闸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8921.2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2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7/28 | 分类号: | E02B7/28;E02B7/54;E02B7/52;E02B7/3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闸门 铸造 上游面 边梁 定轮 工作闸门 整体铸造 横梁 竖梁 小孔 简化安装程序 圆弧过渡曲面 水力学条件 安装效率 侧向滑块 侧向支承 空腔形成 三角通孔 行列排列 安装孔 安装门 导流孔 体结构 下游面 底水 底缘 顶侧 减小 流孔 门体 水封 支承 焊接 平行 两边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孔口整体铸造平面定轮工作闸门,包括铸造闸门,铸造闸门的上游面设有面板,铸造闸门的下部设有与面板平行的三角通孔;面板的下游面设有按行列排列的一组空腔形成一组横梁和一组竖梁和边梁,边梁外侧设有侧向滑块;横梁上设有竖向导流孔,竖梁上设有横向导流孔;铸造闸门两边的边梁上均设有定轮安装孔,面板的上游面设有用于安装门形顶侧水封的L形凸台;面板的上游面底部设有用于安装底水封的L形凹槽。本发明闸门采用铸造门体,无需焊接,且现场无需进行闸门与侧向支承及反向支承之间的安装,可简化安装程序,提高安装效率;闸门底缘采用圆弧过渡曲面体结构,水力学条件好,可减小闸门运行振动,以保障闸门运行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孔口整体铸造平面定轮工作闸门,属于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水电或水利工程的放空洞或放空底孔工作闸门通常设置弧形闸门,但有些工程因下游水位较高,不宜布置弧形闸门,而采用平面闸门,这对于水头较高的小孔口平面工作闸门,闸门外形尺寸较小,水压力大,钢板厚度会较厚,采用传统的焊接闸门结构,焊接空间狭小,工人操作困难,焊接质量很难保证,制造难度较大,所以现有技术还存在不足,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孔口整体铸造平面定轮工作闸门,无需焊接,且现场无需进行闸门与侧轮间的安装,并简化安装程序,提高安装效率;闸门底缘采用圆弧过渡曲面体结构,水力学条件好,可减小闸门运行振动,以保障闸门运行的安全,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小孔口整体铸造平面定轮工作闸门,包括铸造闸门,铸造闸门的正面形状为矩形,铸造闸门的侧面形状为下游面上下边倒圆的矩形,下边圆角大于上边圆角,使铸造闸门的下部近似于三角形,铸造闸门的上游面设有面板,铸造闸门的下部设有与面板平行的三角通孔;面板的下游面设有按行列排列的一组空腔,铸造闸门上部的空腔为开放式,铸造闸门下部的空腔为封闭空腔,通过空腔使面板下游面形成一组横梁和一组竖梁;一组竖梁两边设有边梁,边梁外侧设有侧向滑块,侧向滑块的顶面为圆弧凸面;横梁上设有贯穿横梁且与三角通孔贯通的竖向导流孔,竖梁上设有贯穿竖梁和边梁的横向导流孔;铸造闸门顶部设有吊耳,吊耳上设有吊耳孔;铸造闸门两边的边梁上均设有一组用于安装定轮组件的定轮安装孔,定轮安装孔内侧设有内支承孔,定轮安装孔外侧设有外支承孔;面板的上游面设有用于安装门形顶侧水封的L形凸台;面板的上游面底部设有用于安装底水封的L形凹槽。
前述小孔口整体铸造平面定轮工作闸门中,所述L形凸台在铸造闸门的面板上按门字形布置,L形凸台的短边在门字形外侧,L形凸台的短边上设有一组圆孔;L形凸台的长边与面板连为一体,L形凸台的长边上设有一组螺纹孔;门形顶侧水封通过门形顶侧水封压板和一组沉头螺钉与L形凸台长边上的一组螺纹孔固定连接。
前述小孔口整体铸造平面定轮工作闸门中,L形凹槽位于L形凸台的门字形底部之间,L形凹槽底面设有一组螺纹孔;底水封通过底水封压板和一组沉头螺钉与L形凹槽底面的一组螺纹孔固定连接。
前述小孔口整体铸造平面定轮工作闸门中,所述定轮组件包括定轮,定轮经偏心轴与定轮安装孔两侧设的内支承孔和外支承孔固定连接;偏心轴的轴体分为三段,一段与内支承孔连接,中间一段与定轮连接,另一段与外支承孔连接,两边段同轴,中间段与两边段不同轴;位于外支承孔的边段设有定位卡板,定位卡板外侧设有旋拧头;定轮与偏心轴中段之间设有套筒,套筒两端设有限位环。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89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