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砷渣固化体及砷渣固化稳定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8399.8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4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智强;张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北京赛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2 | 分类号: | C04B28/02;B09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董涛 |
地址: | 52380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砷渣 固化体 固化稳定 粉煤灰 矿渣 混合料 硫酸钙 生石灰 料浆 养护 水泥 小时脱模 减水剂 重量份 混磨 混匀 免蒸 脱模 增容 固化 模具 成型 震荡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砷渣固化体及固化稳定化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砷渣固化体,以重量份计,包括:砷渣30~60%,粉煤灰0~20%,矿渣0~20%,生石灰10~20%,硫酸钙2~5%,水泥8~15%,其中,粉煤灰和矿渣不同时为0。将所述砷渣、粉煤灰和/或矿渣、生石灰、硫酸钙混合后混磨,得混合料,将混合料与水、减水剂、水泥充分搅拌混匀,得到料浆,料浆倒入模具中,充分震荡成型,养护6~24小时脱模,脱模后自然免蒸养护即得。本发明提供的砷渣固化体及固化稳定化的方法,砷渣固化效率高、成本低、工艺简单等优点,解决了砷渣固化稳定化效果差、固化体增容比高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危险废物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砷渣固化体及固化稳定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含砷废渣主要来自冶炼废渣、处理含砷废水和废酸的沉渣以及电解过程中产生的含砷阳极泥等。冶炼炉渣(尤其是锑冶炼过程中产生的砷碱渣)中砷含量较高、污染较严重。从整个有色冶金系统来看,进入冶炼厂的砷,除一部分直接回收成产品白砷(如从高砷烟灰中直接提取白砷)外,其它的含砷中间产物最终几乎都进入到含砷废渣中。
砷渣属于危险废弃物,其处理和处置需要符合国家危废处理的相关要求进行。目前,国内产生的废渣大多含砷较高,环境潜在危害大,不具备资源化条件,一般固化稳定化处理后进入危废填埋场。
国内常用水泥固化技术处理砷渣,现行的固化工艺具有众多的缺点:1)水泥添加量大;2)需作涂层处理;3)处理后增容比大。目前固化的增容比高达6-7,有些地区甚至达到10,导致处置成本高达1000元以上,而且不利于填埋。也有部分地方采用有机聚合固化技术,虽然添加的催化剂数量很少、最终产品的增容比其它固化法小,但是操作安全性差、对设备的耐腐要求高、固化体耐老化性能差、需装入容器处置等,处置费用也居高不下。
稳定化技术也是一种处理砷渣的方法,具体操作是先对砷渣进行预处理,用热水或酸碱等溶液将砷浸出,然后对浸出液进行稳定化处理。通过往浸出液中加入钙盐、铁盐沉淀剂,生成相对难溶的、自然条件下较稳定的砷酸盐和亚砷酸盐,再经过滤即可除去液相中的砷。该处理技术工艺复杂、处理时间长,而且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二次污染物。
因此,根据目前砷渣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在砷渣处理过程中,一方面考虑砷渣的固化问题,所采用的工艺应该能尽可能降低砷的浸出毒性;另一方面,也要考虑砷渣固化的增容比。因此,开发砷渣固化效果好、增容比低的砷渣固化稳定化方法方法对于解决砷渣污染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解决现有砷渣固化稳定化效果差、固化体增容比高的难题,提供一种低成本的砷渣固化稳定化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砷渣固化体,以重量份计,所述砷渣固化体包括:砷渣30~60%,粉煤灰0~20%,矿渣0~20%,生石灰10~20%,硫酸钙2~5%,水泥8~15%,减水剂0.5~2%,其中,粉煤灰和矿渣不同时为0。
具体的,所述砷渣固化体包括下述1)和/或2):
1)每10100g所述砷渣固化体包括:砷渣5000g、矿渣1600g、生石灰1700g、硫酸钙200g、水泥1500g、减水剂100g;
2)每10100g所述砷渣固化体包括:砷渣5000g、粉煤灰1600g、生石灰1700g、硫酸钙200g、水泥1500g、减水剂100g。
具体的,所述减水剂包括聚羧酸减水剂、木质素磺酸盐类减水剂、萘系减水剂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的,将所述砷渣、粉煤灰和/或矿渣、生石灰、硫酸钙混合后混磨。
具体的,所述混磨的时间为0.2-1h;和/或所述混磨包括通过球磨、立磨、雷蒙磨中的一种混磨。
再具体的,所述混磨时间为0.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北京赛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理工学院;北京赛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83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