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尾水冷却器的检修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7128.0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4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恩;李月彬;谭守林;莫春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9/06 | 分类号: | E02B9/06;E02B7/5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水冷却器 检修 挡水墙 上部平台 阀门 水泵 钢管 连通 顶面边缘 检修维护 人身安全 人员撤离 水下作业 尾水位 闸门槽 标高 顶面 冷却 水体 水位 水域 发电 机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尾水冷却器的检修方法及装置。尾水冷却器位于上部平台顶面,其方法是在上部平台顶面边缘砌一堵挡水墙,挡水墙的顶部略高于正常尾水位或一台机组发电水位的标高;挡水墙内设有连通闸门槽孔的钢管,钢管上安装有阀门,当尾水冷却器需要检修时,先关闭所有阀门,通过临时水泵将挡水墙靠尾水冷却器一侧的水体排除;然后对尾水冷却器进行检修;检修完毕待检修人员撤离上部平台后,再通过临时水泵向挡水墙的尾水冷却器一侧充水平压,并打开所有阀门,使挡水墙两侧水域连通实现对尾水冷却器的冷却;该方法的检修过程无需将尾水冷却器吊离上部平台,也无需进行水下作业,检修维护十分方便,可提高检修效率并确保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尾水冷却器的检修方法及装置,属于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泥沙含量大、杂质多的水电工程,尾水冷却器通常采用循环冷却供水方式,尾水冷却器设置在尾水出口检修闸门机组侧的胸墙上部平台上,考虑不影响冷却效果,尾水冷却器整体设置于正常尾水位下部,现有技术采用潜水员安装及拆除尾水冷却器;具体方法如下:检修时,采用潜水员下潜到冷却器的安装支撑处,拆除连接螺栓后吊出尾水冷却器检修,检修完毕,将尾水冷却器放入,再派潜水员下潜到冷却器的安装支撑处连接固定,这存在检修时每次请潜水员十分麻烦,对于偏远的地方则更不方便,尾水冷却器水下对位安装及拆除准确度差,水下操作难度较大且危险性较高,所以,现有技术还存在不足,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尾水冷却器的检修方法及装置,在尾水冷却器检修时,无需将尾水冷却器吊出平台,也无需潜水员水下操作,检修维护十分方便,可提高检修效率,确保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尾水冷却器的检修方法,所述尾水冷却器位于上部平台顶面,该方法是在上部平台顶面边缘砌一堵挡水墙,挡水墙的顶部略高于正常尾水位或一台机组发电水位的标高;通过挡水墙将闸门槽孔与尾水冷却器隔开;挡水墙靠尾水冷却器一侧设有一组操作室,每个操作室内均设有连通闸门槽孔的钢管,钢管上安装有阀门,阀门对应的操作室顶部设有竖孔,竖孔内设有操作杆,操作杆下端与阀门连接,操作杆上端从挡水墙顶部穿出,操作杆上端安装有操作手柄;当尾水冷却器需要检修时,先通过操作杆将所有阀门关闭,再通过临时水泵将挡水墙靠尾水冷却器一侧的水体排除;然后检修人员通过临时爬梯下至安装尾水冷却器的上部平台对尾水冷却器进行检修;检修完毕待检修人员撤离上部平台后,再通过临时水泵向挡水墙的尾水冷却器一侧充水平压,然后通过操作杆将所有阀门打开,使挡水墙两侧水域连通实现对尾水冷却器的冷却;该方法的检修过程无需将尾水冷却器吊离上部平台,也无需进行水下作业,检修维护十分方便,可提高检修效率并确保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前述尾水冷却器的检修方法中,所述一组操作室由上至下按等腰三角形设置,以适应下部挡水墙荷载大,上部挡水墙荷载小的特点。
前述尾水冷却器的检修方法中,所述钢管尾水侧出口采用圆弧过渡,以优化水力学条件,减少水流在钢管内来回流动对挡水墙的气蚀破坏。
根据上述尾水冷却器的检修方法构成的本发明的一种尾水冷却器检修装置,包括位于闸门槽孔靠机组侧胸墙顶部的挡水墙;挡水墙设在上部平台顶面靠近闸门槽孔的边缘;挡水墙靠尾水冷却器一侧设有一组分层设置的操作室,每个操作室内均设有连通闸门槽孔的钢管,钢管上安装有阀门,阀门对应的操作室顶部设有竖孔,竖孔内设有操作杆,操作杆下端与阀门连接,操作杆上端从挡水墙顶部穿出,操作杆上端安装有操作手柄。
前述尾水冷却器检修装置中,所述挡水墙的顶部略高于正常尾水位或一台机组发电水位的标高。
前述尾水冷却器检修装置中,所述一组分层设置的操作室由上至下按等腰三角形排列。
前述尾水冷却器检修装置中,所述钢管尾水侧出口为圆弧过渡的喇叭口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71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