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87077.1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02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宗蕾;何国锋;王勤;段立明;葛青松;张立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富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09/12 | 分类号: | C07C209/12;C07C211/63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向亚兰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基 丙基 氯化铵 循环 生产 方法 | ||
1.一种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氯丙烯、二甲胺为原料,在氢氧化钠的存在下在反应釜中反应,再在后处理分离釜中分离,即制成所述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所述氯丙烯相对于所述二甲胺的投料量是过量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反应过程中放空和/或排空的气体、所述反应后放空和/或排空的气体和所述后处理分离釜中放空和/或排空的气体分别经过预处理后,将未能处理的气体通入至装有吸收液的一级反应器单元,气体经吸收后,继续将未能处理的气体通入至装有吸收液的二级反应器单元,以此类推,经过N级反应器单元吸收后,由尾气吸收装置吸收后排放至大气;
其中,吸收完毕后,将每一级反应器单元未达到设定饱和度的吸收液导入前一级反应器单元,当吸收液的饱和度大于等于设定饱和度后,则导入至所述反应釜中与新添加氯丙烯、氢氧化钠按比例反应,制成所述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实现所述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将放空和/或排空的气体先储存在缓冲罐中,然后等量或不等量的通入冷却装置中冷冻,再将未能处理的气体通入至装有吸收液的一级反应器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为选自大于等于2的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液为二甲胺的水溶液或者二甲胺与氢氧化钠混合而制成的水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单元包括处理釜、位于所述处理釜上方且与所述处理釜的气体出口连通的吸收塔,以及连通所述处理釜底部与所述吸收塔顶部的循环管、设置在所述循环管上的用于将所述吸收液在所述处理釜与所述吸收塔之间循环的循环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处理釜内体系的温度小于5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所述预处理后的气体先经过所述处理釜吸收后再经过所述吸收塔吸收,然后通入下一级反应器单元或进入尾气吸收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当N为2时,所述循环生产方法通过如下循环生产装置进行循环生产:
所述循环生产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反应釜、预处理系统、一级反应器单元、二级反应器单元和尾气吸收装置;
所述循环生产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反应釜连通的用于提纯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后处理分离釜,以及用于将所述反应釜内放空和/或排空气体、后处理分离釜内放空和/或排空气体抽至所述预处理系统中的真空泵;
所述循环生产装置还包括连通所述一级反应器单元底部与所述反应釜上部的第一管路、连通所述一级反应器单元底部与所述二级反应器单元底部的第二管路,以及分别与所述一级反应器单元、二级反应器单元连通的吸收液储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反应器单元包括与所述预处理系统连通的第一处理釜、位于所述第一处理釜上方且与所述第一处理釜的气体出口连通的第一吸收塔,以及连通所述第一处理釜底部与所述第一吸收塔顶部的第一循环管、设置在所述第一循环管上的用于将所述吸收液在所述第一处理釜与所述第一吸收塔之间循环的第一循环泵;
所述二级反应器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一吸收塔连通的第二处理釜、位于所述第二处理釜上方且与所述第二处理釜的气体出口连通的第二吸收塔,以及连通所述第二处理釜底部与所述第二吸收塔顶部的第二循环管、设置在所述第二循环管上的用于将所述吸收液在所述第二处理釜与所述第二吸收塔之间循环的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二吸收塔的气体出口与所述尾气吸收装置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釜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处理釜的底部通过所述第二管路连通,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三循环泵;
所述第一处理釜底部与所述反应釜上部通过所述第一管路连通,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依次有流量计和第四循环泵;
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分别与所述反应釜、所述后处理分离釜连通的缓冲罐,以及与所述缓冲罐连通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的气体出口与所述第一处理釜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富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富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707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