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速效型杞柳瘿蚊防治药剂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6444.6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7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陈献军;陈子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南县星光工艺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65/26 | 分类号: | A01N65/26;A01N51/00;A01N37/36;A01P7/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宋宇晴 |
地址: | 2363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药剂 吡虫啉 瘿蚊 硫代甜菜碱 速效 苦楝子 害虫产生抗性 合理配比 药效作用 低残留 杀虫剂 速效性 防效 广谱 施药 防治 安全 | ||
本发明属于杞柳瘿蚊防治药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速效型杞柳瘿蚊防治药剂,包括10%的吡虫啉、硫代甜菜碱、苦楝子提取料。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中通过用硫代甜菜碱、苦楝子提取料与10%的吡虫啉合理配比,促进药效作用,施药7天后保株防效即可达到95%以上,防治效果好,速效性强,且吡虫啉相比其他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的优点,相对安全,减少使用量,能有效避免害虫产生抗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杞柳瘿蚊防治药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速效型杞柳瘿蚊防治药剂。
背景技术
杞柳是编织多种工艺品和生活用品的原料,杞柳编织产品每年可大量出口,杞柳瘿蚊是一种危害杞柳的重要害虫,属双翅目,主要以幼虫危害杞柳的生长点,钻进寄生主幼嫩组织形成虫瘿,造成杞柳柳条减产,降低杞柳的商品价值,但现有技术研究杞柳瘿蚊的防治时,通常考虑虫瘿的杀除率,对保株防效、被害枝头的恢复率研究较少,且药效的速效性差,可能会影响杞柳的外观,因此,需要对杞柳瘿蚊的防治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速效型杞柳瘿蚊防治药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速效型杞柳瘿蚊防治药剂,包括10%的吡虫啉、硫代甜菜碱、苦楝子提取料。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各原料按重量计,包括10%的吡虫啉12-16份、硫代甜菜碱1-3份、苦楝子提取料0.2-0.8份。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硫代甜菜碱为硫代甜菜碱12,纯度≥99%。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苦楝子提取料的制备方法为将苦楝子洗净、热风干燥、粉碎至200目,然后在相当于其重量8-10倍的水中熬煮1-2小时,过滤,得到熬煮液和滤渣,将滤渣加入相当于其重量14-16倍、质量浓度为60-70%的酒精溶液中,在超声频率为24-30kHz的条件下处理30-40分钟,回流浸提,过滤,将过滤液与熬煮液合并,经0.45μm的滤膜进行超微过滤,微波干燥至含水量小于3%,即得。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风干燥的温度为65-75℃,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2%即可。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波干燥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微波频率为300W,处理时间为20-30分钟,第二阶段微波频率为800W,处理时间为5-10分钟。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治药剂的使用量为每亩8-10g。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中通过用硫代甜菜碱、苦楝子提取料与10%的吡虫啉合理配比,促进药效作用,施药7天后保株防效即可达到95%以上,防治效果好,速效性强,且吡虫啉相比其他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的优点,相对安全,减少使用量,能有效避免害虫产生抗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速效型杞柳瘿蚊防治药剂,各原料按重量计,包括10%的吡虫啉14份、硫代甜菜碱2份、苦楝子提取料0.5份;
其中,所述硫代甜菜碱为硫代甜菜碱12,纯度≥99%;
其中,所述苦楝子提取料的制备方法为将苦楝子洗净、热风干燥、粉碎至200目,然后在相当于其重量9倍的水中熬煮1.5小时,过滤,得到熬煮液和滤渣,将滤渣加入相当于其重量15倍、质量浓度为65%的酒精溶液中,在超声频率为27kHz的条件下处理35分钟,回流浸提,过滤,将过滤液与熬煮液合并,经0.45μm的滤膜进行超微过滤,微波干燥至含水量小于3%,即得;
所述热风干燥的温度为70℃,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2%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南县星光工艺品有限公司,未经阜南县星光工艺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64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