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棉花漂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5750.8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2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谢继华;陈路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L4/13 | 分类号: | D06L4/13;D06L4/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甘紫红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漂白 棉花 废水 水洗工序 存储 废水循环再利用 废水排放 节能减排 生产步骤 循环回用 一次水洗 软化水 热洗 预洗 用水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棉花漂白方法,其生产步骤为:(1)预洗工序,(2)漂白工序,(3)热洗工序,(4)多次水洗工序,在漂缸中注入软化水进行水洗,依次进行3~5次水洗操作;(5)废水循环再利用于下批次棉花漂白操作,将第1批次棉花漂白的步骤(4)中存储的第二次水洗后的废水用于第2批次棉花漂白的第一次水洗操作中,将第1批次棉花漂白的步骤(4)中存储的第三次水洗后的废水用于第2批次棉花漂白的第二次水洗操作中,除第一次水洗后的废水排放外,其余次水洗后的废水用于下一批次棉花漂白操作的水洗工序中对应本水洗次数的前面一次水洗工序中,本发明采用废水逐级循环回用,大大降低了漂白过程中所需用水量,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棉花漂白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棉花漂白方法。
背景技术
棉花由于其绿色环保、柔软、亲肤等特性,被广泛用于湿巾、医疗及卫生吸收制品中。但是由于天然棉花存在颜色发黄、色泽不均匀、亲水性差等诸多问题,在实际使用中,无论是做医用脱脂棉、水刺无纺布、普通纺纱棉布等都会进行脱脂漂白操作。然而由于漂白工艺限制,传统漂白无论是棉纤维漂白即前漂,还是对棉花制品进行漂白即后漂,都存在耗水量大、漂白能耗高等诸多问题。传统的棉花漂白方法通常是经过以下几个工序:预洗、高温煮漂、热洗、溢流洗、水洗、酸洗等,在漂白的各工序中,棉花与水的浴比一般为1:6~1:8,对于一些老旧设备,棉花与水的浴比甚至达到1:10,且一般根据产品用途选择水洗次数,水洗次数常为0~5次。因此,一般医用棉漂白时,棉花与总用水量的比值在1:50~1:70,即1吨棉花需要50吨~70吨水才能漂白,即使对色泽要求不高的民用漂白棉,棉花与水的比例也在1:30以上。因此,如何降低耗水量、降低生产成本成为行业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循环利用及低耗减排的棉花漂白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棉花漂白方法,生产步骤为:(1)预洗工序,将打饼压缩后的第1批次棉花放入漂缸内,加入软化水进行预洗,去除棉花中的杂质,预洗完成后,将预洗后的废水选择性排放;(2)漂白工序,在漂缸中重新注入软化水并加入氢氧化钠、双氧水、渗透剂等,然后将漂缸升温到90℃~100℃并保温20~60min,漂白完成后,将漂白后的废水选择性排放;(3)热洗工序,在漂缸中重新注入软化水并加热至75℃~90℃,进行热洗,热洗完成后,将热洗后的废水选择性排放;(4)多次水洗工序,在漂缸中注入软化水进行水洗,依次进行3~5次水洗操作,最后一次水洗工序中采用软化水,并加入酸进行中和至PH值为6~8,在每次水洗完成后,第一次水洗后的废水选择性排放,其余次水洗后的废水分别储存备用;(5) 废水循环再利用于下批次棉花漂白,将第1批次棉花漂白的步骤(4)中存储的第二次水洗后的废水用于第2批次棉花漂白的第一次水洗操作中,将第1批次棉花漂白的步骤(4)中存储的第三次水洗后的废水用于第2批次棉花漂白的第二次水洗操作中,以此类推,除第一次水洗后的废水选择性排放外,其余次水洗后的废水用于下一批次棉花漂白操作的水洗工序中对应本水洗次数的前面一次水洗工序中,往后批次棉花漂白的步骤(4)中的最后一次水洗工序采用软化水,并加入酸进行中和至PH值为6~8,在每批次棉花水洗过程中,每批次棉花水洗工序中的第一次水洗后的废水选择性排放。
将上一批次棉花漂白的步骤(4)中第一次水洗的废水储存并应用于下一批次棉花漂白的步骤(1)、(2)或(3)中。
将上一批次棉花漂白的步骤(3)中的废水用于下一批次棉花漂白的步骤(1)或步骤(2)中。
将上一批次棉花漂白的步骤(2)中的废水用于下一批次棉花漂白的步骤(1)中。
将所有批次棉花漂白的步骤(1)、步骤(2)、步骤(3)或步骤(4)中排放的废水用于棉花压缩打饼中。
步骤(1)、步骤(2)、步骤(3)和步骤(4)中棉花与水的浴比为1:3~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57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布料生产用裁边装置
- 下一篇:一种紫羊绒的漂白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