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野韭菜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5181.7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3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沈靖凯;苏琬婷;沈兆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川县凯悦鑫种养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韦莎 |
地址: | 5377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韭菜专用肥 韭菜 制备 肥料技术领域 有机肥发酵 生长环境 生长特性 重量份数 粉煤灰 下脚料 蓖麻叶 甘蔗渣 辣椒籽 生石灰 香蕉皮 骨壳 鸡粪 菌剂 化肥 农药 配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韭菜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肥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野韭菜专用肥,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鸡粪50‑60份,香蕉皮30‑50份,粉煤灰40‑50份,餐厨骨壳类下脚料70‑80份,甘蔗渣30‑50份,生石灰5‑10份,蓖麻叶20‑30份,马醉木叶20‑30份,辣椒籽0.5‑1份,有机肥发酵菌剂0.03‑0.2份。本野韭菜专用肥是根据野韭菜的生长特性及所需的养分配置,能为野韭菜提供充足的养分以及改善野韭菜的生长环境,在提高产量的同时能减少化肥及农药的使用,提升野韭菜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野韭菜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野韭菜为百合科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称宽叶韭,又称大叶韭、野苤菜、神仙菜、观音菜等,分布于西藏、四川、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区。野韭菜与普通韭菜很相似,但其叶片较宽,纤维含量稍多,具有葱香味。据分析,野韭菜每100克嫩叶含水分86克,蛋白质3.7克,脂肪0.9克,碳水化合物3克,钙129毫克,磷47毫克,铁5.4毫克,胡萝卜素1.41毫克,维生素B1 0.03毫克,维生素B2 0.11毫克,尼克酸0.11毫克,维生素C 11毫克,营养价值很高。野韭菜性味辛、温,有温中下气、补肾益阳、健胃提神、调整脏腑、理气降逆、暖胃除湿、散血行瘀和解毒等作用;适用于阳痿遗精、腰膝酸软、胃虚寒、噎嗝反胃、便秘、尿频、心烦、毛发脱落、痔漏、脱肛、痢疾、妇女痛经等病。野韭菜可炒食、汤用或作馅。民间常用野韭菜与鲫鱼作汤,不但味道鲜美,而且对食欲不振、烦热、尿频有治疗效益,尤其对老人脾胃气弱、食欲减少、羸怠等症有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野韭菜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野韭菜在我国的种植发展正在不断扩大。野韭菜在种植施肥过程中,普通肥料在施入土壤以后,肥料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导致普通肥料利用率很低,造成浪费严重,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野韭菜在一个生长周期中需要吸收较多的营养物质,而不仅仅是普通肥料所提供的氮、磷、钾。目前大部分野韭菜的肥料量大且单一,这样的施肥结果就使得野韭菜不能正常生长,导致植株营养不良、矮小,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影响种植者的收益。同时,普通肥料的施用还使得野韭菜的土壤日趋板结,土壤的通透性变差,土壤的肥力欠佳,通透性不好,即使施用再多的肥料,野韭菜也很难获取其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成分。
野韭菜在种植过程中也常有病虫害,野韭菜主要病害是葱紫斑病,又称黑斑病、轮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花梗。病斑椭圆形至纺锤形,通常较大,长径1-5cm或更长,紫褐色,斑面出现明显同心轮纹;湿度大时,病部长出深褐色至黑灰色霉状物;当病斑相互融合和绕叶或花梗扩展时,致全叶(梗)变黄枯死或倒折。通常防治野韭菜的葱紫斑病是喷施农药。野韭菜的主要虫害为葱地种蝇,以幼虫蛀入葱蒜等鳞茎,引起腐烂、叶片枯黄、萎蔫,甚至成片死亡。通常葱地种蝇的防治也是喷施农药,而农药的喷施会对野韭菜形成药残,通过食物链危害食用者的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野韭菜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本野韭菜专用肥是根据野韭菜的生长习性及所需的养分配置,能为野韭菜提供充足的养分以及改善野韭菜的生长环境,在提高产量的同时能减少化肥及农药的使用,提升野韭菜质量,减少环境污染,还能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提高土壤肥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野韭菜专用肥,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鸡粪50-60份,香蕉皮30-50份,粉煤灰40-50份,餐厨骨壳类下脚料70-80份,甘蔗渣30-50份,生石灰5-10份,蓖麻叶20-30份,马醉木叶20-30份,辣椒籽0.5-1份,有机肥发酵菌剂0.03-0.2份。
上述野韭菜专用肥,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鸡粪56份,香蕉皮35份,粉煤灰47份,餐厨骨壳类下脚料78份,甘蔗渣42份,生石灰7份,蓖麻叶24份,马醉木叶25份,辣椒籽0.7份,有机肥发酵菌剂0.1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川县凯悦鑫种养专业合作社,未经陆川县凯悦鑫种养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51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