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静电织物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3933.6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2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周继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印丝特纺织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1/79 | 分类号: | D06M11/79;D06M15/59;D01F1/09;D01F1/10;D01F6/90;D01F6/52;D06M101/34;D06M10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酰胺树脂 抗静电织物 纱线 制备壳聚糖 加捻 母粒 制备 氯化钠 纤维 聚丙烯酸酯乳液 蚕丝蛋白纤维 抗静电性能 溶液纺丝法 碳酸钙 交联改性 力学性能 熔融纺丝 碳纳米管 透气性佳 纤维诱导 分散剂 改性液 流平剂 酸处理 增稠剂 合股 改性 集束 片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静电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制备壳聚糖溶液,然后制备壳聚糖交联改性的聚丙烯酸酯乳液,采用溶液纺丝法,制得纤维,并将纤维诱导集束,加捻后制成纱线;以聚酰胺树脂、碳纳米管、碳酸钙、氯化钠为原料,制得母粒,并将母粒和聚酰胺树脂混合,熔融纺丝,制得的纤维采用酸处理后,干燥与蚕丝蛋白纤维合股,加捻制得纱线;以上述制得的纱线为原料织造成织物;并将织物采用改性角闪石片岩粉末、聚酰胺树脂、水、分散剂、增稠剂、流平剂组成的改性液进行处理,制得抗静电织物,该方法操作简单,制得的织物不仅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且抗静电性能好,透气性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织物制备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抗静电织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科技的迅猛发展,各种电子产品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负面的问题,如静电及电磁波,静电的积累和电磁波的辐射都会对机器的运作产生影响,损害人们的健康。
静电对人体有非常大的危害,持久的静电可使血液中的pH值升高,血糖升高,血清中钙含量减少,尿中钙排泄量增加,维C含量降低。过多的静电在人体内堆积,还会引起脑神经细胞膜电流传导异常,影响中枢神经,从而导致血液酸碱度和机体氧特性的改变,影响机体的生理平衡。长期静电干扰和侵袭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使人产生焦躁、头痛、胸闷、咳嗽等反应,严重的还会引发支气管哮喘和心率失常;在日常生活中,静电现象使服装缠绕肢体,既不舒服也不美观。在使用合成纤维制成的床单、毛毯或汽车坐垫时,人们经过摩擦后立即接触金属把,就会有一定程度的电击感,给人带来不适;在纺织品的工业生产中,两种材料之间的接触摩擦,会使其表面带有静电,并且这些静电电荷消除的速度很慢,在纺纱过程中静电会造成根丝飘动、缠花断头、纱线纠结等危害,在很多特殊环境中,静电会引发火灾或者是爆炸。这就要求织物具体较好的抗静电性能。
目前的抗静电织物舒适度不够,且透气性较差,力学性能、耐久性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静电织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得的织物柔软舒适,透气性好,耐磨,耐高温,抗菌性能优异,且力学性能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静电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壳聚糖溶于水制得壳聚糖溶液;
(2)将丙烯酸酯类单体和水搅拌,然后加入乳化剂进行乳化处理,滴加上述制得的壳聚糖溶液,搅拌混合10-30min,然后缓慢升温至60-80℃,搅拌反应1-2h,制得壳聚糖交联改性的聚丙烯酸酯乳液;
(3)将上述制得的壳聚糖交联改性的聚丙烯酸酯乳液加入到容器中进行静电纺丝,并将静电纺出的纤维诱导集束,加捻后制成纱线;
(4)将聚酰胺树脂、碳纳米管、碳酸钙、氯化钠加入到捏合机中混合5-10min,然后由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干燥,制得母粒;
(5)将上述制得母粒和聚酰胺树脂混合均匀,然后经过螺杆熔融挤出、喷丝,上油,卷绕,制得纤维,将制得的纤维进行酸处理干燥后和蚕丝蛋白纤维合股,加捻制得纱线;
(6)以步骤(3)制得的纱线作为经线,以步骤(5)制得的纱线作为纬线,织造,制得织物;
(7)将角闪石片岩粉碎,置于质量浓度为10%的氯化钙溶液中进行搅拌处理,过滤后的沉淀直接分散于硝酸中,进行酸化处理;将酸化的角闪石片岩粉末加入到乙醇中,然后滴加碳化二亚胺的乙醇溶液,搅拌处理1-2h,然后过滤,制得改性角闪石片岩粉末;
(8)将制得的改性角闪石片岩粉末、聚酰胺树脂和水混合搅拌,然后加入分散剂、增稠剂、流平剂,制得改性液,将制得的织物浸入到改性液中,常温下静置处理30-70min,取出,干燥后采用热压机热压处理,制得抗静电织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印丝特纺织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印丝特纺织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39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