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扫频互调失真测试系统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83643.1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1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刘丹;李树彪;梁胜利;曹志英;郭永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7/10 | 分类号: | H04B17/10;H04B17/11;H04B17/15;H04B17/21;H04B17/29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种艳丽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扫频互调 失真 测试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扫频互调失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种扫频互调失真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互调失真参数分析单元、互调失真扫描控制单元、互调失真数据处理单元和互调失真校准单元;
互调失真参数分析单元,被配置为用于对当前通道全部互调失真参数进行分析;
汇总当前通道全部互调失真参数,根据参数名称、测量端口、测量类型分析互调参数需要的激励范围和接收范围,并将结果存入互调失真参数结构中;
互调失真扫描控制单元,被配置为用于根据分析结果设置网络仪射频源输出范围和接收机接收范围;
在用户创建互调参数时调用,首先获取互调参数结构,根据结构设置网络仪激励源扫描范围和功率与接收机频率范围,如果经过校准且修正打开,则对激励源进行修正后输出;扫描设置完毕后通知互调失真数据处理单元进行处理;
互调失真数据处理单元,被配置为用于获得原始测量数据,经接收机修正后,判断已经接收到的数据是否满足互调参数计算要求,如果满足则计算出互调参数并通知系统显示,否则存储后等待;
互调失真校准单元,被配置为用于提供校准界面,提示用户按照需要连接校准所需的功率计、校准件和线缆;
首先在包括双音、全部互调音的频率范围内进行功率校准,再对双音激励源进行功率校准,最后通过全双端口校准获取准确的源和接收机校准数据;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互调失真参数分析单元,对当前通道全部互调失真参数进行分析;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获取当前通道全部互调失真测量轨迹参数名称;
步骤1.2:依次针对每一个参数,根据该参数的名称、测量端口、测量阶数、测量类型,确定该参数需要测量的主音和各阶互调音是否已经存在;
若:判断结果是主音或对应的互调音不存在,则执行步骤1.3;
或判断结果是主音或互调音已经存在,则执行步骤1.6;
步骤1.3:确定主音或互调音的激励范围和个数;
步骤1.4:确定主音或互调音的接收范围;
步骤1.5:设置主音或互调音标志位,并将结果存储到互调失真参数结构中;
步骤1.6:当前通道参数是否全部判断完毕,完毕则退出,否则执行步骤1.2;
步骤2:通过互调失真扫描控制单元,根据分析结果设置网络仪射频源输出范围和接收机接收范围;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获取当前通道互调失真参数结构;
步骤2.2:判断主音和互调音总个数是否大于零;
若:判断结果是确定主音和互调音总个数大于零,则执行步骤2.3;
或判断结果是确定主音和互调音总个数小于零,则结束;
步骤2.3:按照主音低频、主音高频、n阶音低频和n阶音高频的顺序整合扫描频率范围;
步骤2.4:获取当前音激励范围和功率,校准打开时对功率进行修正;
步骤2.5:设置网络仪接收机处理范围,变频器件测试按照输出端口和输入端口顺序设置;
步骤2.6:开始扫描,通知互调失真数据处理单元;
步骤3:通过互调失真数据处理单元对每次扫描结果进行分析,当接收到的数据满足互调参数计算需要时,计算出互调参数,存储后等待显示或用户读取;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获取当前通道互调失真参数结构;
步骤3.2:存储各接收机原始数据并修正;
步骤3.3:判断当前扫描次数是否满足通道参数计算需求;
若:判断结果是当前扫描次数满足通道参数计算需求,则执行步骤3.4;
或判断结果是当前扫描次数不满足通道参数计算需求,则执行步骤3.5;
步骤3.4:根据参数公式对满足计算要求的互调失真参数进行计算;
步骤3.5:设置接收机处理范围,校准打开时对参考接收机和测量接收机分别进行修正;
步骤3.6:存储参数计算结果并通知系统刷新显示;
步骤3.7:判断参数是否全部处理完毕;
若:判断结果是参数全部处理完毕,则执行步骤3.8;
或判断结果是参数没有全部处理完毕,则执行步骤3.3;
步骤3.8:结束;
步骤4:通过互调失真校准单元,提供校准界面,提示用户按照需要连接校准所需的功率计、校准件和线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获取用户需要校准的音阶数、功率以及频率范围;
步骤4.2:设置低频源的功率和频率范围为主音低频范围;
步骤4.3:激励端口连接功率计以便获取当前各点功率值;
步骤4.4:设置高频源功率和频率范围为主音高频范围;
步骤4.5:切换高频源到激励端口并获取当前各点功力值;
步骤4.6:对激励端口和接收端口进行全双端口校准;
步骤4.7:计算源功率误差和参考接收机误差并存储;
步骤4.8:连接激励和接收端口,计算测量接收机误差;
步骤4.9: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364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