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日光温室湿帘风机循环通风降温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583172.4 | 申请日: | 2018-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20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业;余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B13/02 | 分类号: | G05B13/02;G05B13/04;G05D27/02;A01G9/24 |
| 代理公司: | 11369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姜美洋 |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送风风机 温室 降温系统 日光温室 通风管路 循环通风 风机 风管 湿帘 风量调节阀 管路连通 湿帘装置 连通 背光 支路 风管支路 干燥空气 环流风机 湿度分布 通入空气 外部空气 出风口 作物区 墙体 送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日光温室湿帘风机循环通风降温系统,包括:多个环流风机,其安装在温室的顶部;送风风机,其设置在温室背光侧的墙体上;湿帘装置,其设置于送风风机外侧;通风管路,其与送风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其中,外部空气经过湿帘装置降温后,经送风风机送入通风管路;多个区域管路,其分别设置在温室内部的作物区,并与通风管路连通;多个风管支路,其分别与区域管路连通,用于向温室内通入空气;其中,风管支路上设有第一风量调节阀;多个风管干燥支路,其分别与区域管路连通,用于向温室内通入干燥空气;其中,风管干燥支路上设有第二风量调节阀。本发明提供的日光温室湿帘风机循环通风降温系统降温速度快、温湿度分布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日光温室湿帘风机循环通风降温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夏季炎热高温,如果仅仅靠自然通风与外遮阳装置,难以达到理想的降温效果。温室由于密闭性,夏季温室内升温较快,温度往往可高达40℃以上,过快的升温和过高的温度会损害植物顶部和叶片部位,对温室内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产生不利影响,最终导致作物减产。以常见的种植叶用莴苣的温室为例,叶用莴苣喜冷凉环境,生长温度为15~20度时产量最高、品质最好。若温度持续高于25度,叶用莴苣品质严重下降,高于30度几乎不发芽,所以夏季温室调控至关重要。目前,湿帘风机降温系统是普遍应用的温室环境调控系统,在大型连体温室中已取得较好的效果。但由于日光温室南北跨度小、东西狭长的特点,传统大型连体温室所使用的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并未在日光温室中发挥良好的作用,主要原因在于如果将湿帘与风机分别安装在日光温室的东西两端山墙上,由于日光温室东西距离较长,常常出现日光温室东西两端温度和湿度差异较大,接近湿帘一端的温度低、湿度大,而另一端则相反,因此,作物生长不整齐,而且湿度大,还容易诱发病害发生。而如果将湿帘与风机安装在日光温室的南北两边(专利申请号201310231815.6),但由于大部分日光温室的南北跨度距离较短,导致需要安装的湿帘与风机数量较多,投资大,运行成本高等问题,实际难以应用。此外,还有人研究发明了小型湿帘与风机一体化箱专利申请号(201310186420.0),放置在温室中或者温室外,尽管投资成本有所降低,但也难以克服上述温湿度不均匀的问题。目前我国日光温室主要是冬、春、秋季进行蔬菜生产,而夏季由于高温等原因,大多休息,难以生产。因此,设计一种具有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自动控制功能,降温速度快、温湿度分布均匀的日光温室控制系统,对于改善日光温室的夏季栽培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日光温室湿帘风机循环通风降温系统,其能够自动调节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浓度,且降温速度快、温湿度分布均匀。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日光温室湿帘风机循环通风降温系统的控制方法,其采用BP神经网络对温室的通风降温过程进行控制,能够提高日光温室湿帘风机循环通风降温系统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日光温室湿帘风机循环通风降温系统,包括:
多个环流风机,其安装在温室的顶部;
送风风机,其设置在温室背光侧的墙体上;
湿帘装置,其设置于所述送风风机外侧;
通风管路,其与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口连通;
其中,温室外的空气经过所述湿帘装置降温后,经送风风机送入所述通风管路;
多个区域管路,其分别设置在温室内部的作物区,并与所述通风管路连通;
多个风管支路,其分别与所述区域管路连通,用于向温室内通入空气;
其中,所述风管支路上设有第一风量调节阀;
多个风管干燥支路,其分别与所述区域管路连通,用于向温室内通入干燥空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31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