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个供电点同时供电的激电扫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82744.7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53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明;郭振威;李香花;程云涛;唐冬春;柳卓;赵于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3/08 | 分类号: | G01V3/08;G01V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电点 测点 供电 电信息 电法 电阻率计算公式 电阻率数据 归一化装置 接收机 电位信息 发送机 供电源 系数和 信息量 地质 孤立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个供电点同时供电的激电扫面方法。本方法采用电法发送机通过不同位置的5个供电点同时供电,采用电法接收机获取测区不同位置测点的电位信息和激电信息,通过多个供电点的归一化装置系数和电阻率计算公式,获取不同位置测点的电阻率数据,实现多个供电点同时供电的激电扫面工作。本方法有助于增加整个测区内不同方向的电信息获取量、提高电信号强度、减少供电源的孤立影响、增加获取测点下的地质信息量从而实现提高激电扫面效果等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法勘探中的激电扫面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激电扫面工作中常用的是采用一对供电点供电的中间梯度装置的扫面方式。采用一对供电点供电的中间梯度装置在供电点AB之间的中间1/3AB长度的测线范围内、在垂直测线方向的1/5AB长度范围内电流场接近水平电场,从而有利于在该测量范围内对勘探目标体进行分析和研究,提高勘探效果和效率。
采用一对供电点供电的中间梯度装置虽然勘探效率和效果上均有明显改善和提高,但其限定在供电点AB之间的中间1/3AB长度的测线范围内、在垂直测线方向的1/5AB长度范围内开展工作,对于扫面工作而言,并未完全发挥出最大功效,且由于每开展一对供电点的扫面工作后,需要重新布置另一对供电点作为供电源,从而导致需要对供电点和电法发射系统进行多次挪动,且更换供电点位置后,每次测量的数据中包含不同供电源下面和供电源与测点之间的电阻率和激电信息,从而供电源的电阻率和激电信息对于扫面结果影响较大,值得考虑降低供电源的影响程度,进一步提高扫面效果。
另由于采用一对供电点供电的方式,虽然两个电极之间的水平电场范围有所扩大,但一旦离开主测线,电场强度下降较快,水平电场很快变为曲面电场,这也是激电中梯扫面规范限定在垂直测线方向的1/5AB长度范围内开展旁测的主要原因。故值得开展研究,进一步扩大扫面工作的旁测范围,提高扫面工作效率。
在激电中梯扫面工作中一般采用发电机为电源提供电能,由于供电点的接地条件和电流的屏蔽效应等因素限制,导致加大每个供电点输入大地的电流难度较大;若在同一个位置增加电极数量,则由于电流的屏蔽效应,也很难挖掘发电机的供电潜能。故有必要对目前所采用的常规供电方式进行改进,增大供电电流,获取信噪比更高的电法数据,提高勘探效果和效率。
基于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多个供电点同时供电的激电扫面方法,以期对上述问题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解决或改善,提高扫面效果和效率。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27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