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热物质的自燃曲线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82372.8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23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孝春;罗路娜;张真溢;张子健;何自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地址: | 510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质 自燃 曲线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材料热危害特性检测及安全储运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热物质的自燃曲线检测系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热物质的自燃曲线检测系统,包括:壳体、设有开口的球形网罩、设有开口的球形样品盒、托架、设有开口的隔热陶瓷球形腔套、测温器、加温器、支撑环、加热循环系统和加热循环管道。使用时,将放置有待测物质的开口的球形样品盒通过托架设置在设有开口的隔热陶瓷球形腔套的支撑环上,测温器插到待测物质中间检测待测物质内的温度变化,加温器调节隔热陶瓷球形腔套温度,并连续测量待测物质温度,进而得到相应的自燃温度。本系统利用设有开口的球形样品盒得到五种不同尺寸自热物质对应的自燃温度,从而联立获得自燃曲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热危害特性检测及安全储运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热物质的自燃曲线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中规定发火物质,是即使只有少量与空气接触少于5分钟便燃烧的物质,包括混合物和溶液(液体或固体)。而自热性物质,是发火物质以外的与空气接触不需要能源供应便能够自己发热的物质。这类物质在一定的储运状态(储运温度、堆积尺寸)下经过一定时间(几小时或几日)才会燃烧。自热性物质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对自热性物质进行评价是危险化学品物理安全评价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新材料不断涌现的当今社会,有必要设计一种用于对自热性物质进行评价的仪器对自热性物质进行监测并评价,以保证危险化学品在生产、贮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现有的自热物质试验仪用于判定单一尺寸的物质暴露在一定温度的空气中是否会氧化自热而燃烧。
其试验步骤为:(1)放置试样:设有开口的球形样品盒开口向上,托住样品盒,保持样品盒的形状呈大致的球形,将试样从开口倒入球形样品盒,将式样容器填满式样,同时轻轻敲击容器,让更多的式样被填入直到填满容器,保持样品盒开口方向不变,将其放置在托架中间的圆孔上。将网罩从上下两个方向嵌套在托架上,使得样品盒完全被网罩包裹住。按动隔热盖子边上的锁紧开关按钮,打开盖子,将托架平放在隔热陶瓷的承托环上,移动一下位置,确保托架能平稳地放置在隔热陶瓷内,将隔热陶瓷顶部的热电偶通过开口,插入到填满试样的样品盒中心。最后关闭盖子,按动锁紧开关锁上盖子;(2)预设控制程序:通过壳体上的按钮,设置试验腔套内的目标温度,和升温速率;(3)开始试验:腔套内的温度按照预设的升温速率上升到目标温度,同时通过隔热陶瓷顶部的热电偶和腔套内嵌的热电偶,温度控制系统会自动连续记录腔套内的温度数据和试样的温度数据,并将实时数据显示在显示屏上;(4)记录试验数据及结果:系统自动记录每个腔套和试样的温度数据,推理对应尺寸的试样的自燃温度,将自燃温度和样品尺寸大小显示在显示屏,等5种尺寸试验都完成后,系统会根据试验得出的5个自燃温度数据,按照F-K理论(Frank-Kanenetskii弗兰克卡门涅茨基热自然理论),在显示屏上显示出自燃曲线。另外,使用者还可以在得到自燃曲线后,输入样品的实际尺寸,系统能给出对应实际尺寸的该样品的自燃温度。
传统的自热物质试验仪的样品盒为方形内腔,存在样品受热不均匀、试验准确性低等缺陷。且只针对一种试样尺寸,只能给出一个单一尺寸下的自燃温度数据点,存在无法得出自燃曲线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热物质检测系统,能有效解决传统的自热物质试验仪存在的样品受热不均匀、试验的准确性低的技术缺陷,并且能够直接得出自燃曲线,从而为材料的热危害特性评价和材料的储存、运输条件设计提供有力指导。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热物质检测系统,包括:壳体、设有开口的球形样品盒、设有开口的球形网罩、托架、设有开口的隔热陶瓷球形腔套、测温器、加温器、支撑环、加热循环系统和加热循环管道;
所述壳体为本系统的整体外壳;
所述设有开口的隔热陶瓷球形腔套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
所述支撑环设置在隔热陶瓷球形腔套的内壁上;
所述托架内嵌在所述设有开口的隔热陶瓷球形腔套的支撑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23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