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菌防臭混纺纱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0976.9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8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龙澳服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44 | 分类号: | D02G3/44;D02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纺纱 防臭 抗菌 抑菌 纳米竹炭纤维 甲壳素纤维 防臭层 纳米银离子纤维 活性炭纤维 浸轧处理 抗菌除臭 抗菌抑菌 棉绒纤维 去离子水 天丝纤维 吸湿排汗 亚麻纤维 舒适性 整理液 重量份 制备 融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菌防臭混纺纱。所述抗菌防臭混纺纱包括防臭层和抗菌混纺纱本体,抗菌混纺纱本体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组成:纳米竹炭纤维40~50份、棉绒纤维10~20份、甲壳素纤维10~15份、活性炭纤维8~10份、天丝纤维8~10份、纳米银离子纤维5~6份、亚麻纤维2~3份和去离子水20‑30份。防臭层通过由抗菌混纺纱本体经过整理液浸轧处理制备而成。本发明结构简单,有效吸湿排汗,同时抑菌防臭,以融合纳米竹炭纤维的抗菌除臭,以及甲壳素纤维的抗菌抑菌,增加穿着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抑菌防臭混纺纱。
背景技术
现有的面料品种众多,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提供能满足不同人群需要的新品种。电磁辐射无色无味无形,可以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多种物质。各种家用电器、电子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移动通讯设备等电器装置只要处于操作使用状态,它的周围就会存在电磁辐射。在充分享受电子技术带来的方便的同时,人们也日渐感受到它的负面效应。市面上金属纤维面料、金属涂层面料广受欢迎,但金属涂层面料的涂层面易老化,且透气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抑菌防臭混纺纱,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防臭混纺纱包括防臭层和抗菌混纺纱本体,抗菌混纺纱本体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组成:纳米竹炭纤维40~50份、棉绒纤维10~20份、甲壳素纤维10~15份、活性炭纤维8~10份、天丝纤维8~10份、纳米银离子纤维5~6份、亚麻纤维2~3份和去离子水20-30份。防臭层通过由抗菌混纺纱本体经过整理液浸轧处理制备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有效吸湿排汗,同时抑菌防臭,以融合纳米竹炭纤维的抗菌除臭,以及甲壳素纤维的抗菌抑菌,增加穿着的舒适性。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一种抑菌防臭混纺纱,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防臭混纺纱包括防臭层和抗菌混纺纱本体,抗菌混纺纱本体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组成:纳米竹炭纤维40~50份、棉绒纤维10~20份、甲壳素纤维10~15份、活性炭纤维8~10份、天丝纤维8~10份、纳米银离子纤维5~6份、亚麻纤维2~3份和去离子水20-30份。防臭层通过由抗菌混纺纱本体经过整理液浸轧处理制备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有效吸湿排汗,同时抑菌防臭,以融合纳米竹炭纤维的抗菌除臭,以及甲壳素纤维的抗菌抑菌,增加穿着的舒适性。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龙澳服装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市龙澳服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09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易掉色的酸性晴纶条
- 下一篇:一种荧光聚四氟乙烯缝纫线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