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循环延时自外差结构的激光线宽测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0664.8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0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东;李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马鲁晋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分束器 光纤合束器 光电转换器 频谱分析仪 声光移频器 测量装置 循环延时 延时模块 激光线 外差 激光 整数倍频率 电压信号 固定频率 拍频信号 循环结构 中心频率 耦合 激光源 灵敏度 普适性 体积小 线宽 发射 | ||
1.一种采用循环延时自外差结构的激光线宽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纤分束器、第一光纤合束器、延时模块、声光移频器、第二光纤分束器、第二光纤合束器、光电转换器和频谱分析仪,所述第一光纤分束器的输入端与待测激光源连接,所述第一光纤分束器的一个输出端与第一光纤合束器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一光纤合束器的输出端与延时模块的一端连接,延时模块的另一端与声光移频器的输入端连接,声光移频器的输出端与第二光纤分束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光纤分束器的一个输出端与第一光纤合束器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二光纤分束器的另一个输出端与第二光纤合束器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一光纤分束器的另一个输出端与第二光纤合束器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二光纤合束器的输出端与光电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光电转换器的输出端与频谱分析仪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循环延时自外差结构的激光线宽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合束器为50/50光纤分束器,所述第二光纤分束器为40/60光纤分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循环延时自外差结构的激光线宽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模块为长度为2Km的单模光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循环延时自外差结构的激光线宽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转换器和频谱分析仪通过铜导线连接,其他器件均通过单模光纤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循环延时自外差结构的激光线宽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合束器、第二光纤合束器均为50/50光纤合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循环延时自外差结构的激光线宽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耦合器的输出端与一个FC/UPC光纤跳线头连接,并将激光聚焦在光电转换器的光探头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循环延时自外差结构的激光线宽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分束器、第一光纤合束器、第二光纤分束器、第一光纤合束器均为3dB耦合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066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