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坑周边土体的变形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80515.1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56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尹骥;卫佳琦;李想;魏建华;徐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季申清 |
地址: | 20009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周边 变形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周边土体的变形控制方法及装置,其包括以下步骤:S1、在基坑的设定距离范围内钻设至少一个钻孔;S2、在钻孔内预埋注浆管,在注浆管上开设注浆孔,所述注浆孔的外侧套设有囊袋;S3、检测所述基坑周边土体的变形量,并判断是否超过预警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4;S4、通过注浆管进行注浆,控制变形量。本发明使得基坑开挖引起的周边土体变形能够有效恢复。避免了浆液四处流散对土体的扰动,也避免了浆液四处流散导致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囊袋中的浆液凝固后,形成具有刚度和强度的桩体,有效地控制变形进一步发展。同时,还可以在同一位置实现分段、多次注浆,灵活控制,能应对不同的工程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体的变形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坑周边土体的变形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基坑开挖往往引起周边土体位移,从而对周边环境(建筑物、隧道)产生不利影响。工程中,会通过在基坑边埋设注浆管,灌注水泥浆,以此控制周边环境的变形。这种工艺通常无法控制水泥浆液的流向,这会导致以下几个问题:
1、水泥浆液仅仅填充土体间的空隙,无法有效地对基坑开挖引起的周边建筑、隧道变形进行补偿。
2、水泥浆液四处流散一定程度上会扰动土体,破坏土体结构,在浆液凝固前可能会导致保护对象变形进一步增加。
3、注入的水泥浆液仅仅加固了土体,没有形成有效的、集中的加固体,无法有效控制变形的进一步发展。
4、注浆管在灌注水泥浆后,由于水泥凝固堵管仅能使用一次,无法进行二次或多次注浆,也无法分段注浆。
5、由于无法控制水泥浆液流向,导致水泥浆液灌注量增大,造成浪费,污染环境。
此外,一般的注浆措施并不关注保护对象监测数据,往往根据经验注浆,不会根据监测反馈数据调整注浆量、注浆压力、注浆速度等参数。
综上所述,现有的技术无法有效地使基坑周边环境变形得以恢复,反而会进一步扰动土体、增加变形,也无法有效控制变形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无法解决多次注浆、环境污染、注浆参数凭经验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控制变形效果好、避免了浆液的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基坑周边土体的变形控制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发明提供的基坑周边土体的变形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基坑的设定距离范围内钻设至少一个钻孔;
S2、在钻孔内预埋注浆管,在注浆管上开设注浆孔,所述注浆孔的外侧套设有囊袋;
S3、检测所述基坑周边土体的变形量,并判断是否超过预警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4;
S4、通过注浆管进行注浆,控制变形量。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S201、在所述注浆管的内部设置分隔板,将所述注浆管分隔成多个注浆腔;
S202、在每个所述注浆腔上开设多个注浆孔;
S203、在注浆管上套设囊袋,所述囊袋具有依次包覆且互不连通的多个夹层,每个所述夹层分别对应地与每个所述注浆腔的注浆孔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S301、检测基坑周边土体的变形量是否超过预警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302;
S302、最内侧的夹层进行注浆;
S303、继续检测基坑周边土体的变形量是否超过预警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3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05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