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电耗散性高透明度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80388.5 | 申请日: | 2018-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4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 发明(设计)人: | 杨崇岭;谭寿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71/02;C08K13/02;C08K3/22;C08K5/098;C08K5/526;C08K3/08;C08G63/183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许英伟 |
| 地址: | 5103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酯 静电耗散性 酯化反应 制备 纳米金属粒子 无机盐 对苯二甲酸 间苯二甲酸 结构改性剂 脂肪二元醇 高透明度 出水量 稳定剂 聚醚 母液 催化剂 静电耗散能力 混合配置 混合试剂 缩聚反应 切粒 熔体 缩聚 冷却 透明度 | ||
1.一种静电耗散性高透明度聚酯,其特征在于,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耗散性高透明度聚酯,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金属粒子选自纳米铝、纳米锌、纳米银、纳米铜、纳米镍、纳米金、纳米钴、纳米铁以及它们的纳米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纳米金属粒子的重量份范围为0-3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耗散性高透明度聚酯,其特征在于:
所述纳米氧化物选自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铟锡、纳米氧化锡锑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耗散性高透明度聚酯,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苯二甲酸的重量份范围为580-680份;
所述间苯二甲酸的重量份范围为0-150份;
所述脂肪二元醇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脂肪二元醇的重量份范围为780-1200份;
所述聚醚选自以下四种:分子量为600-12000的长链脂肪醇,分子量为200-8000的丙二醇聚醚,分子量为600-4000的三羟甲基丙烷聚醚或端羟基的聚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长链脂肪醇为聚乙二醇或聚丁二醇;所述聚醚的重量份范围为100-165份;
所述结构改性剂为5-间苯二甲酸双羟乙酯磺酸钠或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所述结构改性剂的重量份范围为35-100份;
所述无机盐选自以下酸的碱金属盐:阳离子为锂、钠或钾的苯磺酸系列、硬脂酸系列、烷基磺酸系列中一种或多种;所述无机盐的重量份范围为0-20份;
所述催化剂选自金属锑、钛、锗、铬、钴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复合物;所述催化剂的重量份范围为0.4-0.9份;
所述稳定剂选自磷酸、多磷酸及其衍生物,受阻酚类,受阻酚与磷酸、多磷酸及其衍生物的复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磷酸、多磷酸及其衍生物选自磷酸、亚磷酸、磷酸三苯酯、磷酰基乙酸三乙酯或磷酸三乙酯;所述稳定剂的重量份范围为0.4-0.9份。
5.一种静电耗散性高透明度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酯化反应:将重量份为550-700份的对苯二甲酸、0-350份的间苯二甲酸二者混合;将混合试剂与重量份为660-1400份的脂肪二元醇混合配置,同时加入0.01-1份的催化剂,混合搅拌均匀后,进行酯化反应,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95%视为酯化反应结束,制得聚酯母液;
(2)缩聚反应:将重量份为0-35份的无机盐、0-140份的结构改性剂、0-5份的纳米金属粒子、0.01-1份的稳定剂与0-350份的聚醚相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到所述聚酯母液中,缩聚;
(3)反应结束后,熔体经冷却,切粒,干燥,得到静电耗散性高透明度聚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对苯二甲酸的重量份范围为580-680份;所述间苯二甲酸的重量份范围为0-150份;
所述脂肪二元醇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脂肪二元醇的重量份范围为780-1200份;
所述催化剂选自金属锑、钛、锗、铬、钴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复合物;所述催化剂的重量份范围为0.4-0.9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酯化反应温度为220~260℃,绝对压力为0.1~0.5MPa,反应时间为2~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038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