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式微波原油裂解输送机及微波原油裂解输送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80376.2 | 申请日: | 2018-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1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苏卿;李文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保税区宝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G15/00 | 分类号: | C10G15/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 地址: | 215634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 原油裂解 输送通道 管道式 输送机 原油 微波发生器 冷却机 烃类 冷却微波发生器 长分子链 短分子链 非热效应 极性部位 频率振荡 使用寿命 微波裂解 原油输送 粘稠原油 出料口 进料口 通道壁 透射 偶极 嵌设 断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式微波原油裂解输送机及微波原油裂解输送方法,该管道式微波原油裂解输送机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用于输送原油的输送通道、设于输送通道两端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嵌设于输送通道的通道壁上的微波发生器、用于冷却微波发生器的冷却机。本发明的管道式微波原油裂解输送机及微波原油裂解输送方法,通过微波发生器发出的微波对输入输送通道中的原油进行微波裂解,使其发生非热效应,微波透射至粘稠原油内部使偶极分子的极性部位以极高的频率振荡,使得原油的烃类长分子链断裂成烃类短分子链,提高了原油的流动性,降低了原油输送成本;同时冷却机的设置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式微波原油裂解输送机及微波原油裂解输送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由于石油的粘稠的特性,在远距离管道输送时,很难流动,因此输送石油始终是困扰人们的一大难题。现有的石油输送主要依靠管道加热来解决,即在石油输送路线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加热站,用于对石油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石油不再粘稠,能够流动输送。但是,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加热站,成本很高;且石油在输送过程中温度降低后,又会恢复粘稠的特性,需要重新加热,极大的增加了人力和物力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式微波原油裂解输送机,该裂解输送机通过微波对原油进行微波裂解,使其发生非热效应,其烃类长分子链就断裂成烃类短分子链,提高了原油的流动性;同时该裂解反应不可逆,温度降低时原油仍具有很好的流动性,极大的降低了原油输送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管道式微波原油裂解输送机,包括机架,所述裂解输送机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用于输送原油的输送通道、设于所述输送通道两端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嵌设于所述输送通道的通道壁上的微波发生器、用于冷却所述微波发生器的冷却机。
优选地,所述输送通道沿水平方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微波发生器有多个,多个所述微波发生器间隔均匀的环设于所述输送通道的外侧径向周部。
进一步优选地,多个所述微波发生器组成微波发生器组,所述微波发生器组有多个,多个所述微波发生器组沿所述输送通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多个所述微波发生器在所述输送通道的长度方向上两两交错排布。
优选地,所述裂解输送机还包括设于所述输送通道中的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相连的温度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相连的压力表。
优选地,所述裂解输送机还包括设于所述进料口处的第一闸阀、设于所述出料口处的第二闸阀。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裂解输送机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闸阀安装于所述进料口处的第一法兰、用于将所述第二闸阀安装于所述出料口处的第二法兰。
优选地,所述裂解输送机还包括设于卡设于所述微波发生器和所述输送通道的通道壁之间的密封垫圈。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微波原油裂解输送方法,通过对粘稠原油进行微波裂解来提高原油的流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波原油裂解输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含有高沥青质和石腊质的粘稠原油输入输送通道中;
(2)所述粘稠原油在所述输送通道中的流动过程中,通过微波发生器发出的微波对所述粘稠原油进行微波辐射,使其发生非热效应,微波透射至所述粘稠原油内部使偶极分子的极性部位以极高的频率振荡,其烃类长分子链就断裂成烃类短分子链,得到不再粘稠的轻质原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保税区宝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保税区宝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03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