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工厂化养殖鲆鲽鱼无眼侧黑化发生的养殖池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0177.1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1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博;鲍宝龙;贾磊;赵娜;刘克奉;马超;刘张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渤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7***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鲆鲽鱼 黑化 工厂化养殖 养殖池 水产养殖领域 生长环境 吸光物质 高位池 鲽鱼类 商品价格 喷涂 四壁 体色 养殖 改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工厂化养殖鲆鲽鱼无眼侧黑化发生的养殖池,属于水产养殖领域,无眼侧黑化多发生在工厂化养殖的鮃鲽鱼类中,体色异常的问题广泛的困扰着众多养殖企业,一直未能得到解决。该发明通过设置高位池,对池底及池四壁进行吸光物质喷涂改造,有效的改善了鲆鲽鱼底栖生长环境,减少了鲆鲽鱼无眼侧黑化的发生,显著提高了鲆鲽鱼的商品价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降低工厂化养殖鲆鲽鱼无眼侧黑化发生的养殖池。
背景技术
与鲽形目其他鱼类一样,鲆鲽鱼的工厂化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高比例体色异常的苗种,即有眼侧局部或全部出现白化现象和无眼侧出现黑色素的黑化现象,主要表现为无眼侧部分覆盖斑块色素,有时甚至完全呈黑底,生产中不同地区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体色异常的鱼商品价值极低,极大程度影响市场销售,饲养易被敌害捕食,成活率低。无眼侧黑化广泛发生在大菱鲆、牙鲆、条斑星鲽、半滑舌鳎等种类。体色异常的问题广泛的困扰着众多养殖企业,一直未能得到解决。
鲆鲽鱼变态阶段左右侧体表组织环境差异的波动,导致无眼侧出现成体型色素细胞而黑化。营养因子以及水温、光强和光照射方向、UV辐射、池底底质、仔鱼饲养密度等饲养环境,在不同程度上与鲆鲽鱼类的体色异常相关。目前已经证明,视锥视蛋白LWS(感红光)、RH2(感绿光)、SWS1(感紫色或紫外光)基因,不但在牙鲆、半滑舌鳎、星斑川鲽(Platichthysstellatus)的眼睛中表达,也在体表广泛表达,说明除眼睛以外,鲆鲽鱼类的体表也具有感光能力。
当鲆鲽鱼身体偏转90度、倒伏水底后,来自水层表面的光线,只能到达有眼侧,而很难到达鲆鲽鱼的贴底侧(无眼侧),这种机制决定了其背腹面体色的差异。但是工厂化养殖中,由于环境明亮,池水较浅,透光较多,鲆鲽鱼的无眼侧不恰当的过分感光,导致了其无眼侧的黑化。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池底经改造的鲆鲽类养殖池,通过降低池底反射光的强度,减少鲆鲽鱼的无眼侧黑化比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降低工厂化养殖鲆鲽鱼无眼侧黑化发生的养殖池,以解决鲆鲽鱼体色异常现象,特别是降低鲆鲽鱼无眼侧黑化现象的发生。
本发明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降低工厂化养殖鲆鲽鱼无眼侧黑化发生的养殖池,包括养殖池内部改造和光照调节;
所述的养殖池,较传统的工厂化养殖池高度更高,容纳的池水更深,池壁高度为1.8m-2.0m;
进一步,养殖池底经过处理,漆成具有强吸光能力的黑色,且保证在海水浸泡下不掉色。
进一步,养殖池四壁也涂上具有强吸光材料的物质,且从下到上漆成由深黑色到浅灰色的逐渐过渡的色,保证四壁吸光层不低于100-120cm
进一步,养殖池所在车间,间歇提供光源功率为60~100w的白炽灯或15w~20w的彩色节能灯以保证养殖鲆鲽鱼背面正常感光。
进一步,照射到水面的光照强度低于1200lux。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技术优势是:
1、本发明通过强吸光的漆色,吸收透射到池底的白光,有效降低了鲆鲽鱼腹部的感光;
2、本发明是在传统工厂化养殖池基础上进行改造,减少了成本和施工难度;
3、本发明的在池四壁填涂的渐变过渡色,有效的适应了鲆鲽鱼底栖的生活习性。
4、本发明改善了鲆鲽类鲆鲽鱼底栖生长环境,减少了鲆鲽鱼无眼侧黑化的发生,显著提高了圆斑星鲽的商品价格。
附图说明
图1半滑舌鳎体色对比:上、正常个体;下、黑化个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渤海水产研究所,未经天津渤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01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的水产品养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水产输送的鱼类转运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