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的可公开仲裁分布式云存储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79654.2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40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宗洋;刘建伟;黑一鸣;喻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9/32;H04L9/06;G06Q40/04;G06Q20/28;G06Q2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块 公开 仲裁 分布式 存储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公开仲裁分布式云存储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制定服务合约并进行第一次用户匹配,以建立用户与存储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第一次链下连接;通过第一次链下连接建立包含存储押金和存储服务费的存储合约并发布至全网;根据发布至全网的存储合约进行数据存储,且根据存储记录进行第二次用户匹配,以建立用户与存储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第二次链下连接;通过第二次链下连接建立链下微支付通道,以进行查询交易,并将最后一笔交易内容签名提交至全网以进行认证。该方法可以有效利用全网节点的本地存储空间,且不需要可信第三方进行审计操作就可以智能合约规范全网的服务,保证存储和查询过程的公平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计算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公开仲裁分布式云存储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网络中的数据量呈现爆炸式增长,其增长速度已经超越了几何量级。如果要将产生的数据存储下来,必然需要极大的网络存储能力。这对云存储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今用户往往采用第三方存储商提供的云存储服务存储海量数据,导致了中心化问题严重。另外,当前基于第三方的云存储模型中往往都需要TTP(Third Trusted Party,可信第三方)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这也使得审计操作变得更加中心化。一旦TTP审计错误或者执行恶意操作,就会导致存储服务参与方受到损失。反观,一方面,存储服务需求非常旺盛,另一方面,大量用户的本地存储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供需失衡问题严重。因此,构建安全、公开、稳定的分布式云存储系统是当前云存储服务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因此,设计能够保证数据正确存储的健壮安全的方案尤为重要。针对海量数据云存储,一方面需要解决海量数据的存储空间和完整性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引入去中心化的仲裁验证方法。
区块链诞生自中本聪的比特币,自2009年以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基于公有区块链的类比特币数字货币。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信息防篡改、公开透明、健壮性高等优点。智能合约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尼克萨博提出的理念,它是运行在可复制、共享的账本上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处理信息,接收、储存和发送价值。智能合约就是传统合约的数字化版本。它们是在区块链数据库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在满足其源代码中写入的条件时自行执行。智能合约一旦编写好就可以被用户信赖,合约条款不能被改变,因此合约是不可更改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公开仲裁分布式云存储方法,该方法具有不需要可信第三方进行审计操作就可以智能合约规范全网的服务,保证存储和查询过程的公平性的优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公开仲裁分布式云存储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公开仲裁分布式云存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定服务合约并进行第一次用户匹配,以建立用户与存储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第一次链下连接;通过所述第一次链下连接建立包含存储押金和存储服务费的存储合约并发布至全网;根据发布至全网的所述存储合约进行数据存储,且根据存储记录进行第二次用户匹配,以建立所述用户与所述存储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第二次链下连接;以及通过所述第二次链下连接建立链下微支付通道,以进行查询交易,并将最后一笔交易内容签名提交至全网以进行认证。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可公开仲裁分布式云存储方法,通过向全网矿工提交一个包含存储押金的存储合约,以有效利用全网节点的本地存储空间,并建立规范的链下微支付通道,以进行交易和查询,具有不需要可信第三方进行审计操作就可以智能合约规范全网的服务,保证存储和查询过程的公平性的优点。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可公开仲裁分布式云存储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96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