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配合物、中间体、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579310.1 申请日: 2018-06-05
公开(公告)号: CN110563771B 公开(公告)日: 2022-11-22
发明(设计)人: 唐勇;季刚;孙秀丽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F15/04 分类号: C07F15/04;C08F110/02;C08F4/80
代理公司: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代理人: 薛琦;蔡立丰
地址: 200032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金属 配合 中间体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配合物、中间体、其制备方法及应用。该金属配合物I可单独或在助催化剂的作用下,用于催化乙烯均聚合,催化活性高(可达106g/(mol Metal)·h),所制备聚乙烯具有高分子量高(Mn可达105~106g/mol)、分子量分布较窄(1.0~2.5)的特点;此外,制备的聚乙烯含有烷烃支链(1~20支链/1000碳)。所述的烷烃支链中甲基支链比例为0.75‑0.95,乙基支链含量0.01‑0.05,丙基支链含量0.01‑0.05,大于C4的支链含量0.01‑0.10;聚合物熔融温度为70~14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配合物、中间体、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发现了Ziegler-Natta催化剂以来,高活性的MgCl2负载的钛的催化剂显示了很好的催化性能(K.Ziegler等,Angew.Chem.1995,67,424;K.Ziegler等,Angew.Chem.1995,67,541;N.Kashiwa等,USP-3642746,1968),目前工业上,这种催化剂已经用于高密度聚乙烯(H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间规聚丙烯(i-pp)的聚合物的生产。然而,这种多活性中心的固体催化剂目前还不能很好的通过调节催化剂结构来控制聚合物结构、性能;第四族茂金属催化剂的发现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由于具有单活性中心,使人们能够根据需要通过改变催化剂的结构来得到预期结构的聚合物(W.Kaminsky等,Adv.Organomet.Chem.1980,18,99;W.Kaminsky等,Angew.Chem.,Int.Ed.Engl.1980,19,390;H.H.Brintzinger等,Angew.Chem.Int.Ed.Engl.1995,34,1143)。除此以外,聚烯烃表面能低、化学惰性,对材料进行粘黏,染色,印刷和共混(添加剂、极性材料)时受到限制,因此需要通过在聚烯烃高分子链上引入少量极性官能团增强聚烯烃的极性,改善聚烯烃材料与极性材料的相容性,同时保持相当的物理机械性能。但是前过渡金属催化剂,包括已经广为应用Ziegler-Natta催化剂和茂金属催化剂,均很容易被极性单体中的极性基团毒化而失活,使得乙烯与极性单体共聚结果仍不理想,如存在插入效率低、大宗极性烯烃单体难以参与共聚合等问题。

近十几年来,以含N、O、P等配位原子的配体代替环戊二烯与过渡金属配位得到的金属配合物作为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研究也蓬勃发展起来,这一类催化剂被统称为“茂后催化剂”,其中代表性的过渡金属配合物有如下几种:

文献中已经报道的后过渡金属配位的“茂后催化剂”由于中心金属的亲氧性较弱,可以实现烯烃与极性单体的共聚,能够生产出性能优异的功能化聚烯烃材料,但活性偏低(例如:a)Johnson,L.K.et al.J.Am.Chem.Soc.,1996,118(1),267;b)Mecking,S.etal.J.Am.Chem.Soc.,1998,120(5),888;c)Chien,J.C.W.et al.Polym.Int.,2002,51,729;d)Connor,E.F.et al.J.Polym.Sci.:Part A:Polym.Chem,2002,40,2842;e)Britovesk,G.J.P.et al.J.Chem.Soc.,Dalton Trans.,2002,1159;f)Chen,G.etal.J.Am.Chem.Soc.,2003,125(22),6697;g)Drent,E.;van Dijk,R.;van Ginkel,R.;vanOort,B.;Pugh,R.I.Chem.Commun.2002,744;h)Nakamura,A.;Anselment,T.M.J.;Claverie,J.;Goodall,B.;Jordan,R.F.;Mecking,S.;Rieger,B.;Sen,A.;van Leeuwen,P.W.N.M.;Nozaki,K.Acc.Chem.Res.2013,46,143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93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