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联合预处理提高剩余污泥有机质溶出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8365.0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1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冬波;黄永霞;徐秋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04 | 分类号: | C02F11/04;C02F11/0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2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剩余污泥 有机质 游离氨 溶出 污泥 预处理 超声处理 固体废物处理 联合预处理 氯化铵溶液 污泥减量化 污水处理厂 发酵底物 联用技术 重力沉降 重要意义 二沉池 资源化 超声 后向 | ||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声和游离氨联用技术对污泥进行预处理提高剩余污泥有机质溶出的一种新技术。具体为:污水处理厂二沉池中的剩余污泥经过重力沉降后作为发酵底物,将适量体积的污泥进行超声处理,超声处理后向污泥中加入一定的氯化铵溶液,控制pH,控制温度,使其产生一定浓度的游离氨,进而进行游离氨预处理。实验表明,此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剩余污泥有机质溶出,对于污泥减量化、资源化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声波和游离氨联合预处理提高剩余污泥有机质溶出的方法。
背景技术
活性污泥法是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但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污泥的处理成本高,用于污泥处理处置的费用占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的20%~60%,给污水处理厂带来了非常沉重的运行负担。剩余污泥是由多种微生物形成的菌胶团与其吸附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集合体,含大量的水分(95%~99%),难降解的有机物、挥发性物质、重金属和盐类,以及病原体和寄生虫卵等。剩余污泥如果不能得到适当的处理处置,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会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污水处理厂运行中存在着碳源不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污水生物脱氮除磷。而如果长期投加外加碳源会使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增加。若增加剩余污泥的有机质溶出,释放出可利用的基质,增加污水处理厂的内碳源,不但可以减少污泥的产量,还可以用较低成本有效的提高生物脱氮除磷效果,可谓一举两得。
剩余污泥厌氧发酵技术,能够有效的实现污泥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在许多国家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整个发酵过程中,生物水解是限速过程。所以,对污泥进行预处理,促进胞外聚合物中的大分子物质水解,打破污泥菌体细胞壁和细胞膜,使得污泥菌体内的易降解物质释放出来,同时能将胞外难降解利用的大分子物质降解成易于被利用的小分子物质,从而提高污泥厌氧发酵过程中的污泥水解速率及可溶性有机物含量,改善剩余污泥厌氧发酵性能。
超声波预处理技术是一种常用的预处理手段,超声产生空化作用,可以促进污泥细胞分解,释放出有机质,但是仍有超过70%的挥发性悬浮固体颗粒无法降解,说明污泥溶出仍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游离氨在污水或污泥中对微生物具有极强的生物杀灭作用,游离氨预处理剩余污泥能够促进微生物细胞内有机质的溶出,并且游离氨又可以在原位获得,不需要额外添加。目前单纯一种污泥预处理的方法已广泛被人研究,单纯游离氨对污泥进行处理对污泥的溶出有一定的效果,而单纯的超声波预处理也可以使污泥达到一定的破解效果。然而单纯处理的污泥溶出效果不甚理想,而超声和游离氨联合预处理对污泥溶出具有协同作用,能极大地提高溶出效果,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超声波和游离氨联合的方式来预处理污泥,进一步增加剩余污泥的有机质溶出,更有利于后续的污泥厌氧发酵,实现了剩余污泥的资源化、减量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超声波和游离氨联合预处理提高剩余污泥有机质溶出。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联合预处理提高剩余污泥有机质溶出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剩余污泥进行重力沉降浓缩,将浓缩后的污泥送入超声波反应器进行超声处理;将超声后的污泥与回流的消化液接触,控制初始氨氮浓度、pH和温度,使其中产生游离氨,污泥即与其中的游离氨作用,进行游离氨预处理24~72h;将超声和游离氨作用后的污泥送入厌氧反应器进行中温厌氧发酵。
本发明中,所述超声波反应器的探头应浸没在污泥液面以下1~2cm处。
本发明中,所述的超声波声能密度范围为0.5w/ml~2w/ml,超声波频率为20~28kHz,超声时间为5~20min。
本发明中,所述的初始的氨氮浓度控制为100~550mg N/L,pH为9±0.2,温度为25±0.1℃。在此条件下,游离氨的浓度为40~240mg NH3-N/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83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