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抗氨苄西林植物乳杆菌、其选育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77667.6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08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羿;王记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36;A23L33/135;C12R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5 | 代理人: | 黄绿雯 |
地址: | 010018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苄西林 植物 杆菌 选育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抗氨苄西林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Amp及其选育方法。所述菌株是通过出发菌株活化培养、含氨苄西林培养液培养、无氨苄西林培养液培养、进化菌株耐药性的检测等步骤,通过耐药试验,证实所得菌株植物乳杆菌Amp对氨苄西林具有高耐药性的特征,在连续继代培养8个月后最小抑制浓度达到16μg/mL,这一特征可确保植物乳杆菌Amp制品与氨苄西林同时服用时保持较高的活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抗氨苄西林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还涉及这株高抗氨苄西林植物乳杆菌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乳杆菌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十分广泛,可作为人体胃肠道益生菌,具有维持肠道内菌群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和促进营养物质吸收等作用。通常,服用抗生素期间不建议食用益生菌制品。有研究表明,益生菌和抗生素同时存在可能会导致益生菌的活力减弱,甚至死亡,影响其发挥特有的生理功效。这对日常生活过程中习惯食用益生菌制品的人群极为不利。但事实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据表明,如果能够与某些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其治疗一些疾病的效果则更为理想。从这个角度讲,理想的微生态制剂应该对经常用的抗菌药物有较高的相容性,同时对经常使用的治疗药物具有较高的抗性。因此,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选育具有优良耐药特性的植物乳杆菌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
氨苄西林属于广谱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常常作为一线药物用于肠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李斯特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等细菌感染所致的疾病治疗,如泌尿系统、呼吸系统、胆道、肠道感染以及脑膜炎、心内膜炎等。目前在中国的抗生素药物市场中占有很大的份额,广泛应用于相关疾病的治疗。围绕这一抗生素选育具有耐药性的植物乳杆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发明针对植物乳杆菌的抗氨苄西林特性,依据参考文献自行设计了一种基于自然选择的选育方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微生物在特定生长条件下的适应性进化实现菌种选育,因为具有安全显效的特点而备受欢迎。通过耐药实验,我们证实所得植物乳杆菌Amp对氨苄西林有高耐药性的特征,该特征可确保植物乳杆菌Amp制品在与氨苄西林同时服用时维持较高的活力,最终筛选出能够耐受一定浓度抗生素的益生菌菌种,以期能够指导益生菌的微生态制剂和抗生素联合使用。这一方法的建立可为我国传统发酵乳制品及微生态制剂中高抗氨苄西林乳酸菌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基于自然选择的方法对植物杆菌抗氨苄西林特性进行选育,提供一株高抗氨苄西林植物乳杆菌。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这种高抗氨苄西林植物菌的选育方法,及其在作为食品或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抗氨苄西林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Amp,该菌株已于2018年04月25日在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其保藏号为CGMCC No.15741。
在本发明中,所述高抗氨苄西林植物乳杆菌Amp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16μg/mL。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株高抗氨苄西林植物乳杆菌的选育方法,所述选育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菌株活化培养
取分离自内蒙古地区传统自然发酵酸粥样品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LC,在液体MRS培养基中在活化,传代培养3代,然后将得到的培养液在固体MRS平板上划线,在37℃培养72h,随机选取三个单菌落作为出发菌株,在MRS培养基中活化传代培养3代,然后冻干保藏,它们分别命名为植物乳杆菌LC-1、植物乳杆菌LC-2和植物乳杆菌LC-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未经内蒙古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76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