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风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7661.9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6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宁市兖州区美景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5/06;F04D29/00;F21V33/00;H02J7/35;H02S40/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100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风扇 | ||
一种太阳能风扇,包括风扇主体、太阳能板、储电装置及容纳壳,风扇主体通过两支撑杆固设在容纳壳上,太阳能板设置在风扇主体背面且太阳能板与风扇主体电连接,太阳能板所在的平面与风扇主体所在的平面之间具有夹角,储电装置容纳在容纳壳中且所述储电装置与太阳能板电连接,容纳壳沿其宽度方向的一侧壁上依次设有多个LED灯,容纳壳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壁上依次设有LED灯控制开关及电源输出端口,这样,太阳能板具有一定倾斜角度,可以最佳的受光角度接收太阳光能,在阳光充足时,太阳能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储存在储电装置内,以供照明及给手机、相机、MP3等数码设备充电之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风扇。
背景技术
如今越来越提倡低碳和绿色,对能耗的关注也越来越高,产品开始往低碳节能方向发展。现在市场上卖的风扇基本上是电力驱动的。
现有的太阳能风扇均为太阳能板与风扇分离,这主要是考虑到太阳能板可能会阻碍风扇进风,降低风扇的效率,但是,这种分离的结构会占据较大的空间,不便于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依靠太阳能作为能源的太阳能风扇。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太阳能风扇,包括风扇主体、太阳能板、储电装置及容纳壳,所述风扇主体通过两支撑杆固设在所述容纳壳上,所述太阳能板设置在所述风扇主体背面且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风扇主体电连接,所述太阳能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风扇主体所在的平面之间具有夹角,所述储电装置容纳在所述容纳壳中且所述储电装置与所述太阳能板电连接,所述容纳壳沿其宽度方向的一侧壁上依次设有多个LED灯,所述容纳壳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壁上依次设有LED灯控制开关及电源输出端口。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包括一支撑外杆及插设在所述支撑外杆内并可在所述支撑外杆内上下滑动的支撑内杆,所述支撑外杆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多个定位孔,所述支撑内杆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相配合的多个定位弹珠,所述支撑外杆和所述支撑内杆通过所述定位孔和定位弹珠的配合进行支撑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定位孔及多个定位弹珠均等间距排列在所述支撑外杆及所述支撑内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定位弹珠均为三个。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风扇主体背面相对应的一侧设有一个或多个固定柱,所述风扇主体背面上设有与所述固定柱插接配合的一个或多个固定安装孔,所述太阳能板通过所述固定柱和所述固定安装孔的配合固定在所述风扇主体背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风扇主体所在的平面之间具有的夹角为3至5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防尘垫,所述电源输出端口内嵌安装在所述容纳壳的侧壁上,所述防尘垫通过固定柱安装在所述电源输出端口上面,所述固定柱内嵌安装在所述容纳壳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防尘垫与所述固定柱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壳的下表面设有多个呈直线排列的且相互平行的限位件。
进一步地,所述LED灯为六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风扇,其太阳能板设置在在风扇主体背面且太阳能板与风扇主体电连接,太阳能板所在的平面与风扇主体所在的平面之间具有夹角,这样,太阳能板具有一定倾斜角度,可以最佳的受光角度接收太阳光能,容纳壳沿其宽度方向的一侧壁上依次设有多个LED灯,容纳壳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壁上依次设有LED灯控制开关及电源输出端口,在阳光充足时,太阳能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储存在储电装置内,以供照明及给手机、相机、MP3等数码设备充电之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市兖州区美景商贸有限公司,未经济宁市兖州区美景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76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型太阳能路灯
- 下一篇:高压蒸汽回收系统